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嘉兴人物

葛敬恩

[公元1889年-1979年]

葛敬恩为[公元1889年-1979年]

  葛敬恩(1889年—1979年),字湛侯,浙江嘉兴人。
  少年
  少年时即怀反清革命之志,与龚宝铨、计宗型等就读于秀水学堂,因闹-被开除。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考入浙江武备学堂。三十一年毕业后任教官。三十二年任浙江新军第二标第二中队第四区队队长。三十三年在嘉兴与吴思豫等加入同盟会,1911年11月5日杭州光复前,敬恩参加起义的领导核心,进行筹划和准备,负责起草攻击计划,并指挥了攻克杭州城站的战斗。嗣后,参加浙二军,任援助南京起义军支队参谋,协助支队司令朱瑞攻克南京天堡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任兵站交通部长,后又任南北议和会议军界代表。1913年,入北京陆军大学学习。1916年夏毕业后任军事教官。1918年被北洋政府选派赴日本陆军大学学习,于1921年毕业回国。1924—1926年任浙军第一师参谋长。1927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旋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厅长。1928年任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参谋部次长。1929年1月,任行政院建设委员会委员,后任国军编遣委员会中央兼第一编遣区办事处军务局局长,国军编遣委员会总务部副主任。1930年3月,任青岛市市长;至6月辞职;10月任国民政府参谋部次长。1931年夏,被派赴北方参加平定石友三叛乱,联络阎锡山。1932年4月,任军事委员会第一厅副厅长;9月,国民政府建立航空署,任署长兼中央航空学校代理校长。1933年4月,聘为行政院全国航空建设会委员;7月再任参谋部参谋次长,至10月去职。1934年4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后闲居上海、嘉兴。抗日战争后期,去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陈仪出任台湾省行政长官,敬恩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秘书长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主任。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参加在台北公会堂举行的受降仪式。尔后主持办理日军和日侨的遣返工作。1946年11月,当选为“国大代表”。1947年辞去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秘书长职务。1948年在嘉兴竞选,获选。
  中年
  1949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葛敬恩与在上海的国民党-50余人联名通电宣告起义。1956年后,积极参加对台湾的联络工作,敦促国民党军政人员响应祖国统一大业,做了不少工作。1961年10月,作为辛亥革命老人,在首都参加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的庆祝活动。历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先后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10月11日,病逝于上海。
  南山路上的红楼是葛敬恩在杭州时期的旧居,1948年葛敬恩迁居上海,将次红楼以10万银元卖给当时的上海锂铁大王吕某。
  
同年(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