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南阳市> 桐柏人物

韩夫人

[晋]

韩夫人为[晋]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偶尔一次不经意的“点子”,成功的使她跻身于襄樊名人之列,并载入史册。这就是韩夫人留下的“牌坊”--襄阳夫人城。
  穿过襄阳城北的临汉门,西行约三百米,便到达襄阳城的西北角的一座“城外城”。这座“袖珍小城”城墙高6米有余,周长60米。城墙朝北的一方正中嵌有大型石匾,上 书“夫人城”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城墙下还有一碑刻,均系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襄阳人为缅怀东晋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夫人所筑。
  史载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高僧释道安(姓卫)为躲战乱,应襄阳富豪习凿齿邀请,率400余僧徒自陆浑(今河南嵩县)南下,在襄阳建檀溪寺,讲经传道。至太元三年(379年)期间,释道安用儒家文化注释佛经;创六家七宗之首的“本无宗”;作成我国第一部佛经目录《综理众经目录》(注:后人称为《道安录》、《安录》,今已失传);制定僧尼规范,开中国僧姓释氏等,成为名噪一时得道高僧。为此,东晋孝武帝下诏书褒奖释道安,令其享受王公大臣俸禄。而前秦皇帝苻坚仰慕安的才能,不惜剑走偏锋,用战争“相请”。于是,史上另类战争爆发了。
  东晋太元三年(379年),梁州刺史朱序镇襄阳时,前秦苻坚派遣大将苻丕统领十万大军来攻襄阳。时朱序已侦知苻丕进攻襄阳完全是为释道安一人,乃先派一队人马到檀溪寺,挟裹释道安到襄阳城内的太守衙门躲避。秦兵兵临城下,结果偌大一个檀溪寺里竟空无一人。苻丕料到释道安一定是被朱序藏进襄阳城太守衙门里去了。于是把个襄阳城围得水泄不通。朱序也调集了全部兵力死守。朱序的母亲韩氏(丈夫朱焘)亲自到城墙上巡视。韩氏在巡视中发现西北角城垣防守薄弱,于是“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还在西北城墙外,赶修了一座60多米的“城外城”。不久,前秦军队果然从西北角发起猛攻,虽守城将士顽强抵抗,老城墙仍被攻破。朱序将兵退至新筑之城固守,方击退攻城之敌,苻丕屡攻不破,只好退兵市郊。这时,襄阳太守衙门出了内奸,督护李伯护秘密将这一重要情报告秦兵,苻丕军队趁虚而入,李伯护充当内应,很快将襄阳城攻破。苻丕俘得释道安、习凿齿、朱序大胜而归。最后苻坚杀李伯护,并任用朱序为尚书。事后苻坚对道安恭维备至,曾对仆射官权翼说:“我用十万大军攻取襄阳,所得到就只是一个半人。”“安公(指道安)算一个完人,习凿齿算半人。”后释道安从前秦宣昭帝建元十五年(379年)至建元二十一年(385年)释道安一直住在长安五重寺讲经译注,“僧众数千,大-化”。据统计,释道安所著各种佛教著述(包括注解、序)48种,其中可断为小乘著作的有24种,大乘般若著述14种,地志1种,经录1种,戒规1种。道安圆寂后,孙绰在《名德沙门论》一文中,对其颂扬备至。虽然后来苻坚在“淝水之战”败北,但苻坚为争人才成就一段历史佳话。
  时人为纪念韩氏筑城有功,就把此段城墙称为“夫人城”,并建亭、立碑、塑像。明初在此扩建子城。长24.6米,宽23.4米,上嵌石匾,镌“夫人城”三字,下嵌古碑数通,清同治二年(1863年),夫人城忽然倒塌数丈,襄阳地方官员张星平予以重修,并在城墙北面石碑上题“跋”纪念,上刻有“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等字样。1956年11月15日,夫人城被湖北省政府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襄樊市人民政府修复夫人城城墙及垛堞,建纪念亭于城上,内塑韩夫人汉白玉立像,辟为旅游景点。2001年6月25日,包括夫人城在内的襄阳城墙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俱往也,而韩夫人筑的“夫人城”却成为一段丰碑供人凭吊。历史就是这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