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蕉岭人物

曾海云

[公元1916年-1996年]

曾海云为[公元1916年-1996年]

  曾海云(1916—1996),新铺镇尖坑村人。1938年考入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是年日军侵粤,乃转学厦门大学,1942年毕业后由学校推荐至中国银行厦门分行任稽核主任。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调升中国银行广州分行任稽核主任及财务处长,期间多次受到上峰嘉奖。
  1949年他辞去银行职务,与夫人陈珍珠移居香港新界吴家村,夫妻俩创办“和丰腐竹厂”,生产中国特产腐竹,历时50多年,产品以质优味美,饮誉东南亚。
  1968年曾海云被选为侨港蕉岭同乡会理事长,蝉联任职至1993年,26年如一日,做了许多有利于港胞及海峡两岸团结、造福桑梓的工作。
  他在香港办的主要实事:与林杰元等创办嘉应学校,解决嘉应梅州乡亲子女在港入学难的问题;在同乡会设诊疗所,会员凭优惠卡诊病,减轻会员负担;促使同乡会向港府申请一块公地,建成“嘉应义山坟场”,为旅港乡亲去世后葬身之地;筹集14万港元奖学基金,存入银行生息,每年奖励成绩优良的旅港乡亲子弟。
  大陆改革开放后,蕉岭县领导及各界人士赴港考察或进行引进外资洽谈办实业,都得到曾海云夫妇热情接待与大力支持,同乡会成为沟通海内外的金桥。
  曾海云、陈珍珠夫妇,对故乡兴学育才一向热心,除了自己慷慨解囊以外,还动员海外亲友捐资。在蕉中、晋中及新铺中学,均建有“海云教室”,并为其母校同声公学捐建礼堂1座。对于蕉岭县出版的地情书籍《蕉岭乡情录》、《桂岭艺文录》、《蕉岭姓氏源流》、《蕉岭乡音》、《客家研究文集》、《石窟河之歌》、《望鸿楼诗草》等均予以赞助印刷费。1996年病逝于香港,终年81岁。
  


  尖坑村   梅州市蕉岭县尖坑村位于蕉岭县新铺镇。我村辖23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606户,人口2265人;全村总面积5.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0亩。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1.3℃,年降雨量约为1600毫米,气候特征亚热带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村特色经济收入有水稻,上一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4万元。…… 详细++
同年(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