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汉中市> 西乡人物

姚守先

[公元1869年-1925年]

姚守先为[公元1869年-1925年]

  姚守先(1869~1925)
   字谨之,下高川人。幼通书识礼,笃于孝友,年长入县学。光绪末叶,欧美科学新知传入国内,有识之士竞相研习,守先联合本县有志青年朱存诚、周本丰等提倡实业教育,创办白话报,灌输新知识,改变一般人陈腐的封建教育观念。他历任县立中学、高等小学堂学监,兼任历史、数学教员,讲解透辟,深受学生爱戴。
   辛亥革命期间,高川王举之起义反清,壮烈捐躯,守先义愤填膺,亲撰挽联,文日:“敢作敢为,今日竟遭惨祸;是功是过,他年自有定评。”表现了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民国初,守先拥护中山先生学说,在西乡筹建国民党支部。时逢国会议员选举,守先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出席国会。他置身议坛,持正不阿,凡所提案,悉关国家大计,对军阀之专权,人民之痛苦,慷慨陈辞。民国4年,袁世凯密谋恢复帝制,非法解散国会,守先愤而离京。归里后,协同地方人士创办东区高等小学堂,为推行新学制,培养山区人才作出了贡献,省政府授予二等嘉祥奖章。
   民国6年,孙中山在南方发动了0战争,守先乃纠合同志南下广州,参加0运动。10年,黎元洪复任大总统,国会再度恢复,守先返京供职,他向国会提出制宪的议案,一时南北报刊竟相登载,颇有影响。12年秋,曹锟贿选总统,“曹制宪法”随之出笼,当时,守先参加“宪友俱乐部”,创办《宪友》杂志及《新华晚报》等刊物,与主张各自为政的“省宪派”进行辩论,力主制定国家完整的宪法,确立共和之国体,殊不知在当时条件下,所谓宪法只能为军阀政客涂脂抹粉,终遭全国人民的唾弃,此为守先始料所不及。
   民国9至11年,陕南连年遭灾,他组织旅京同乡赈灾会,多方呼吁,四处奔走,晋见当局,痛陈泣诉,求拨赈款,存活灾民。并与旅京同乡联名致函陕南当政者,要求减捐纡困。慑于舆论压力,捐税有所减免。当时大总统徐世昌赠以“热心公益”的匾额。守先在京曾任孔教大学、弘文公学及陕南旅京同乡会等社团董事、主任委员等职。并倡议订立本县留学生津贴费章程,使在外地留学的青年按章取得津贴,完成学业。
   民国13年春,守先出门访友,猝遇车祸,坠地伤胯,经年不愈,又引起旧疾并发,14年3月卒于北京,终年56岁。
同年(公元186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