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汉中市> 南郑人物

严潘氏

[公元1853年-1961年]

严潘氏为[公元1853年-1961年]

  严潘氏(1853~1961) 本县梁山镇人。小时即与父母下地干活,闲暇时常跟祖母学习认草药、疗疮痈、正脱臼等技术,后与一贫农结了婚,夫妇以租种土地为生。在长期的艰苦劳动中,练就了一副结实的身体。严潘氏生活尚俭朴、重规律,平日不嗜酒肉,好粗茶淡饭;衣着不讲华丽,但求宽舒;心胸开阔,乐于助人,凡来求治疮痈、脱臼者无不施以手术,舍以草药,为乡里所称颂。民国38 (1949),她97岁两耳失聪,牙齿脱落。但每日黎明即起,或散步院中,或洒扫庭室,或-养神。她常对人说:“人老在所难免,只要有动有静,就能活筋强身,健康长寿。”严潘氏活了109岁,是本县当代享寿最高的老人。
   何挺杰(1908~1966) 本县周家坪镇人,字亚尘,何挺颖烈士之弟。1923年在西安成德中学读书时,积极投入全省人民驱逐军阀刘镇华的运动,在斗争中被吸收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1925年5月又参加了中共陕西省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驱除军阀吴新田的群众运动,吴新田逃至汉中后,挺杰受陕西省学生联合会的派遣,回汉开展反吴斗争,并对社会状况和农民生活做了些考察。返回西安后,在共产党人魏野畴主办的《西安评论》第29期(1925年12月31日出版)上发表《汉南农民状况的调查报告》,揭露了官绅、兵匪互相勾结,层层剥削农民的罪行。次年初,共产主义青年团西安地委成立,何挺杰被选为组织部长。4月17日,被赶出陕西的军阀刘镇华率部围攻西安城,企图重新统治陕西人民。中共陕西省党组织发动群众,配合守军开展反围城斗争。挺杰与西安团地委领导密切配合,在城区建立特别团支部7个及下属支部4个,组织团员四处宣传,慰问守军,参加社会救济,并在战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28日西安解围后,党组织派他到渭南县立中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斗争活动。1927年3月,挺杰出席中共陕甘边区第一次代表会议,成为边区领导成员之一。会后,转任中共渭南地委书记,领导固原、赤水、华县、高塘、龙兴等县5个特别支部的活动,发展党员800余人。7月11日,中共陕西省委成立时被选为省委委员,后改任中共渭南县委书记兼东路特派员,代表省委领导本地区的党务工作。1928年初,挺杰去上海开办长风书店,继续革命活动。次年10月,同表兄王世琮赴日留学,考入东京法政大学经济系学习,与中共组织脱离了关系。“九·一八”事变后,他不堪日本一些-分子的歧视,愤然回国,出任南京国民党政府-院长于右任的书记官。在此常去陕西会馆与同乡安汉、刘次枫等进步人士会晤,谈论抗战必胜的道理,参与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初,他受陕西黎坪垦区管理局局长安汉之请,担任局外勤秘书,为收容安置沦陷区难民,组织副业生产做了不少工作。1943年挺杰因受安汉事件株连出走重庆,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南郑同乡杨觉天的帮助下,担任温泉女子工艺社秘书。1945年日本投降后,于右任、杨觉天派他到东北接管伪满州教育工作,后任浙江金华英士大学教授。全国解放后,挺杰在北京辅仁大学任教,在校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2年调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教授,在校刊《群众论坛》上发表经济论文多篇。1957年“反右斗争”时,他实事求是的指出了党的某些失误,被定为“ 分子”和“-分子”。1966年“文革”伊始,他就被“造反派”关进牛棚,破孩致死。1981年3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对他的历史重新做了结论,纠正了原有的错误处分,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学校所送的挽联写道:“挺身风云,革命路上历艰险,倜傥永隽;杰灵化雨,桃李园中洒心珠,虽劫犹刚。” 相关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同年(公元185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