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郴州市> 宜章人物

杨绍良

[公元1919年-1983年]

杨绍良为[公元1919年-1983年]

  杨绍良
  (1919-1983)
  
  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宜章县人,1919年2月3日出生于宜章县城南五都岭一个革命家庭。自幼受革命熏陶。其父杨子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当地农-动的重要领导成员,曾任中共宜章县委委员和县农民协会委员长,策应朱德、陈毅发动湘南-。1928年随父上井冈山,编入儿童团,任队长。八月失败后,与红军和父亲失去联系,他孤苦无依,靠替人放牛、做工谋生,直到1935年夏才找到党组织,参加湘南红军游击队。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游击大队长、新四军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在华东野战军任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
  他由一个刚烈勇悍的湖湘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一名优秀指挥员,形成了”勇猛、机敏、善断”的作战风格。1941年皖南事变后,敌伪大肆“清乡”,形势极为险恶。当时他任新四军六师五十四团一营营长,率部掩护上级机关,边打边撤,拔据点,破合围,跃-线,自卫还击歼顽军。10月15日激战丹北荫沙镇,歼敌一个营,为主力转移开辟了通道,受到谭震林师长的嘉奖。1947年1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在平汉路战役、豫东战役后,又率部参加淮海战役,历经战斗30余次,歼敌8000余人,俘敌6000余人。1949年春率部参加渡江作战,担负先锋突击任务,创造“半帆待渡”方法,飞渡宽约4000米的长江天险,活捉守敌,击溃援敌,抢占滩头阵地,确保了主力渡江,受到军-表扬。
  1949年11月,任第二十三军参谋处长。1951年1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2年7月,任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战术教授会副主任,是解放军正规化培训的首批高级军事教员。1959年4月,任广州军区第一二二师师长。认真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厉兵袜马,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抗击蒋介石集团的武装窜犯。1962年秋,率部进驻汕头西郊牛田洋,围海造田,创造了“当年围垦,当年播种,当年丰收”的业绩,受到-和毛泽东主席的表扬,被誉为新的“南泥湾”。1964年9月,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按照-的部署,积极开展大比武活动,推动部队掀起大练兵热潮,加强了部队的政治和军事建设。1968年11月,任第五十五军副军长,奉命驻防粤东。1969年夏,汕头地区遭遇罕见的特大海啸袭击,损失惨重,他指挥部队抗灾抢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又组织兵力重建牛田洋,很快恢复了生产,第二年又获得稻谷大丰收。
  1975年12月起,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80年离休。1983年12月24日病逝,终年64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