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中山人物

钟荣光

[公元1865年-1942年]

钟荣光为[公元1865年-1942年]

  钟荣光,字惺可,广东香山县小榄(今中山市)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幼年随父至香港,入私塾,稍长返广州就读大馆。17岁中秀才后,从岭南国学名家吴道鎔举人受业。光绪十五年(1889),24岁的钟荣光中己丑恩科副贡后,在广州华宁里设大馆授徒。光绪二十年中甲午科举人。这时,他已名驰文苑,所作八股制艺文章,常在流行的《课艺日新报》、《文坛报》发表,读者日众。时值清政府甲午战役惨败,他目睹时政日坏,由是鄙弃功名,不求仕进,流连诗酒。
  光绪二十一年参加过己未广州起义的筹饷活动。189j,他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后,尽改过去所为。随之剪去辫子,脱去长袍马褂,解散妾婢,还资助她们学医读书,寻求出路。同时,先后创办或兼办《可报》、《博闻报》、《安雅报》等,公开抨击时弊,大力鼓吹革命。1900年,《博闻报》以登载义和团获胜,外国“联军”败绩事,为广东当局查禁。与此同时,钟荣光又在该报以“转载”上海报章新闻的形式,报导慈禧太后是个“唇厚”、“口大”的粗女人。两广总督、广东巡抚以为这是“大不敬”,迅令南海县归案法办。钟只得避难于澳门。此事在当时是一0性新闻,可以窥见钟之勇气与胆识。
  钟荣光早期已在香港接受洗礼,为基督教徒,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革命党人的雄心壮志。1907年,他代表岭南学堂赴日本出席“世界基督教学生大会”。归程顺道赴华北考察学务,被人告密,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拘捕,囚于天津市,后经粤籍官绅钟锡璜、江孔殷、梁士诒、唐绍仪、陈昭常等营救,始获保释。钟系狱时长歌寄意,赋诗有“世间并无不死药,我生最爱自由花”之壮语。
  清光绪十四年美国教会曾于广州开办格致书院(后改为岭南学堂,即岭南大学前身),10年后,钟荣光以名举人身分,应聘担任汉文总教习。
  随后,钟又在该校随班学习英文、数理化,与学生同时上课并毕业于岭南学堂二届预备班,这时他已39岁。后来,他当上学校教务长、副监督以至校长,成为该校华人方面的最高领导。
  民国3年(1914)岭南文理科大学正式定名,以后逐渐扩建为多科性的完全综合大学。在此过程中,除了英国教会投资外,钟多次出国筹款,取得华侨资助。招生对象面向港澳、南洋和欧美华侨。还在上海、香港、越南、新加坡等地开办岭南分校(中、小学)。又专设华侨子弟学校于岭大校本部,海外侨胞均乐于遣送子弟回国就读该校。
  从192j起,全国掀起收回教育主权运动。次年1月,钟荣光被推举为岭南文理科大学校董会主席兼第七任校长,这是首任的华人校长,副校长为李应林。钟荣光用全部心力投入岭大前后达40年之久,建树尤多。1938年,校方以钟氏年高,准予退休,改聘为岭南大学荣誉校长,另聘李应林为校长。
  1937年,钟荣光曾经预撰自挽联,传诵一时:“三十年科举沉迷,自从知罪悔改以来,革过命,无党勋,作过官,无政绩,留过学,无文凭,才力总后人,唯一事功,尽萃岭南至死;两半球舟车习惯,但以任务完成为乐,不私财,有日用,不养子,有徒众,不求名,有记述,灵魂乃真我,几多磨练,荣归基督永生。”从中可见他明镜般的内心境界。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岭南大学迁至香港大学复课,钟亦随后抱病由海防转赴香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香港,钟被日本宪兵迫迁,最后入住六国饭店。
  1942年1月,在香港病逝。抗日战争胜利,194j1月,钟之灵柩由香港东华医院起灵,门生故旧近千人为之举行追悼会。随即移灵至广州,安葬于岭大校园内之怀士堂附近。
  
  小榄镇   小榄镇位于市境北部,面积71.4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平方公里。辖1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15.77万人,非户籍人口26.96万人。区内地势平坦,以河流涌沉积为主,河涌面积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水陆交通发达。105国道和省道贯穿全境。建成国家一级客运站,吞吐量180万吨的小榄港,日检放500台车辆的小榄进出境货运车辆检查场,日供水量25万吨的…… 详细++
  
同年(公元186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