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中山人物

郑芷湘

[公元1885年-1977年]

郑芷湘为[公元1885年-1977年]

  郑芷湘(1885—1977)
  原名郑帝淅,字其集,号芷湘。三乡桥头村人。早年留学英国。回国后曾任两广(广东、广西)烟酒税务局局长。见中山公路交通不畅,民国16年(1927)6月,与姐夫、巴拿马华侨黄昌垣,联同中山人郑礼卿、吴梅一等6人发起集资,筹建中国第一家路权产权自主经营的民营车路公司——岐关车路公司,经营汽车运输。7月,在广州西堤二马路设中山县岐关车路有限公司筹备办事处。12月,将办事处迁往澳门新马路67号办公,以“竹庐”二字牌匾悬挂,用广州谐音隐喻“筑路”之意。
  初时其等6人,每人出资200元,共1200元作优先股,引领民间设股集资。每股股金5元,另土地征用费折价入股,得孙中山儿子孙科以及宋子文、香翰屏、蔡昌、郭泉、马应彪等华侨、知名人士鼎力支持,其中孙科入股1万元(毫银),至1934年止,招股207456股,股金103731万元(毫银)。
  岐关车路分东西两段,路面宽77~9米。东路从拱北关闸经南蓢、张家边至石岐,长6221公里,1932年竣工通车。西路经萧家村、三乡、板芙至石岐,长3777公里,1936年竣工通车。总投资达3016万元(毫银)。
  筑路之初遇阻力不少,屡遇筑路所经之处的乡民以破坏风水为借口阻路,9年来大小阻路风潮发生10多次,其等各董事,均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化解矛盾,平息风潮。抗战期间,岐关车路曾有意破毁一段,阻止日军入侵中山。1946年,岐关东、西两路路面修复,恢复行车营运。1948年,其仍出任中山县岐关车路有限公司总司理。1950年2月,中山刚解放,中山人民响应认购“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其仍为岐关公路司理认买1000份,破个人购公债最高纪录。后移居美国,1977年在美国檀香山去世,终年92岁。
  


  三乡镇    三乡镇位于市境南部,毗邻珠海市,面积93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3.7万人,非户籍人口12.1万人。2006年,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两个适宜”和谐三乡为目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社会事业稳健发展。实现生产总值4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1%;工农业总产值106.97亿元,增长17.24%;三次产业比例为1.…… 详细++
同年(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