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汕头市> 澄海人物

郑松涛

[公元1918年-1940年]

郑松涛为[公元1918年-1940年]

  郑松涛。
  泰国归侨郑松涛是澄海著名的抗日英雄,年仅22岁便牺牲了。采访过多位抗战老兵的汕头特区青年报总林琳,在与澄海青年抗敌同志会(下称“澄海青抗会”)发起人之一、韩纵老战士杨君勉交谈,听到了关于郑松涛的故事。
  “郑松涛是杨老最难忘的战友,通过他和青抗会其他老同志的叙述,以及对史料的搜寻,一个活生生的郑松涛形象逐渐浮现。”林琳说。
  据资料显示,1918年,郑松涛出生于一个澄海籍华侨家庭。祖父郑寄云曾任暹罗(泰国)潮州0会长,父亲郑肃恭是留学德国的医学博士。
  1930年,郑松涛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他与陈英道、郑勉几位潮汕同学,一起参加抗日--和散发传单等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郑松涛回到潮汕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父亲来函要他去欧美深造,被他婉拒。家人劝他成家,他回答:“匈奴不灭,何以家为。”不久,他参加澄海青抗会筹备工作,并经常为此慷慨解囊。他说:“青抗会就是我的家”。
  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澄海青抗会的工作逐渐由城镇深入到农村。郑松涛组织的青抗、妇抗、少工队的活动搞得相当出色,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抗日,也为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1938年7月下旬,157师战地服务团成立,郑松涛由澄海青抗会派往该团,活动于当地,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4月27日凌晨3时许,日寇与伪军300多人分三路进犯,包围县战工队驻地。危急关头,郑松涛等协助队员们越墙转移。这时候,日寇已进入战工队驻地,杨君勉在墙上要拉郑松涛越墙。而他见4名女队员还没离开,便不顾自己安危,让她们踏着自己的肩膀越墙。然而,5个人全部被日寇逮捕。
  敌人连夜将郑松涛押往日寇警备司令部驻地。警备司令企图在郑松涛身上大做文章,先是用高官厚禄、金钱美女0他,但郑松涛一笑置之。
  软的不行,敌人就采用硬的一套。从5月4日至6日,一连三天对他施加各种酷刑,抽皮鞭、坐老虎凳……平素西装革履貌似文弱书生的他,对敌人破口大骂。
  敌人恼羞成怒,残忍地将他斩首。临刑前,郑松涛已是面目全非,极度虚弱,但仍以最大气力呼出“打倒日本侵略者!”“中国抗战必定胜利!”的口号。
  上华镇   上华镇地处韩江下游三角洲,东部与澄海市区相接,西部毗邻潮州市。北回归线横贯全境,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风光秀美,资源物产颇丰。全镇现有3万多人口,土地面积21.37平方公里。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众多,是广东省著名侨乡。 上华镇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形成优越的投资环境。镇内的澄江公路、华东公路、夏岛公路、上都公路等,与324、266国道联通,构成了全镇…… 详细++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