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人物

郑家溉

[公元1871年-1944年]

郑家溉为[公元1871年-1944年]

  郑家溉
  (1871-1944)
   抗日烈士。
   湖南省长沙县人,1871年生。曾在清翰林院供职。
   他以书法著名,早年专习颜真卿、怀素,后学黄庭坚,遍涉名家,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亦曾精心研究宋代辛弃疾的词章,崇尚词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对晚清以来中国日趋衰落,生灵涂炭的局面十分关注和忧虑。在长沙天心阁撰联:“此阁巍然,为全省观瞻所系;世乱久矣,是一隅来复之机"。在岳阳楼撰联:”湖景依然,谁为长醉吕仙,理乱不闻惟把酒;昔人往矣,安得忧时范相,疮瘦满目一登楼"。这著名植联,体现了作者满腔热忱地希望国家和民族能山河重整,百废俱兴。
   1934年,伪满洲国妄图网罗一批清末遗老为日军服务,他毅然率领全家离开北京,辗转返回长沙定居。1944年日军大肆侵犯湖南,他避难湘乡。当时日军妄图在占领区中物色一批有名望有地位的中国人组成维持会,找上他,既以高官厚禄相诱,又进行威逼。他断然拒绝,自知日军不会轻易放手,便纵身跳入池塘自尽,被日军发觉后,又遭乱 射杀,时年73岁。
   这壮烈的爱国行为,当时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徐特立在延安指出:“长沙翰林郑家溉拒绝日本帝国主义维持会的职务而遭-,以死完成自己的民族气节。在抗战的过程中,在野的前清时代的士大夫也兴奋起来了,这就是四万万人反-愤怒中的新产物。”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同年(公元187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