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江门市> 蓬江人物

张肖白

[公元1897年-1966年]

张肖白为[公元1897年-1966年]

  张肖白(1897~1966年),女,又名采薇、慧英,英文名Victoria Chung,广东省开平马冈乡梧村人,生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城。父张灵椿在加拿大教会任职。母亲庄燕娴是一名助产士,在广州博济公医学堂学医时,与孙中山是同学。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二月,孙中山在加拿大筹募军费期间,赠1块银元给张肖白留念。民国6年(1917年),考入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是第一位入读的女华人,获医学学士学位。民国12年(1923年),受加拿大基督教会派遣,到江门市北街仁济医院(后为江门市中心医院)从事医务工作。民国21年(1932年),任院长,是首任华人院长。民国25年(1936年),先后到加拿大和英国进修内科、传染病学,是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民国30年(1941年),日伪政权接管仁济医院,张肖白愤而离去。与王淑贤等人在江门市葵尾街开业行医,到外海、杜阮、沙坪等地巡回为群众治病。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肖白回到仁济医院,任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市人民政府接管仁济医院,1951年11月委任张肖白为北街医院院长。1954年当选为政协江门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同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翌年被选为政协江门市第一届副主席。1956年,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积极分子,并出席全国科普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9年,张对一名被主治医生误诊为肝硬化腹水,腹部胀满的女患者确诊为卵巢囊肿,切除一个15斤重的肿瘤后,病人康复。同年,捐港币3万元给医院,为医院购买X光机和病理切片机等设备。为群众解脱病痛,张肖白足迹遍及新会、开平、中山、斗门、恩平、鹤山等地。1965年,率领50人的医疗队到斗门县为群众治病,直至次年因肺癌病发,才被送到广州医治。翌年5月17日病逝。张肖白主笔撰写和发表的著作有《钩端螺旋体50例报告》、《姜片虫的地方性流行及65名小儿病例的的临床报告》、《地中海贫血报告》等。

同年(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