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杭州市>

张锡銮

[公元1843年-1922年,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张锡銮为[公元1843年-1922年,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张锡銮
  张锡銮(1843—1922),浙江省钱塘县人,幼时就在其父督导下习武,颇得家传。二十岁前即为监生。清同治初在湖北武昌从军,投效于广东嘉应州军务处。1875年,入奉天讨“马贼”有功,任通化知县、锦县知县、锦州凤凰厅同知。光绪二十年,负责训练新军,任新军前后三营统领兼鸭绿江团练、东边道兼中江税务监督并全营翼长。后因挥霍豪奢,被弹劾褫官、不久又恢复原职。中日甲午战争时,张锡銮在宽甸对日军作战有功,后历任直隶海防营务处总办、福建兴化府知府、北洋营务处兼发审处总办、奉天东边道税务总监、中军各营统领、巡警总办、奉天营务处总办、奉天度支使、淮军全军翼长等职。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1月清政府任命张锡銮为山西巡抚。12月率兵进入太原,迫使山西民军都督退守平阳。1912年初,张锡銮见清政府大势已去,遂先后两次电请清政府承认共和。 中华民国后任奉天防务、东三省宣抚使、奉天都督。1913年2月,张锡銮电请袁世凯发起中日联盟;6月兼署吉林都督。1914年6月,北洋政府裁撤各省都督,在京师建将军府,设将军诸名号,以张锡銮为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节制吉、黑两省军务。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时,张锡銮受封为一等伯,列名将军府,兼参政院参政。1917年闲居天津。1922年4月,张锡銮曾与赵尔巽、王士珍、王占元、孟恩远等人以斡旋者的身份致电曹锟与张作霖,调停直奉冲突,同年去世。生平著有《张都护诗存》。
  张锡銮,1843年3月7日(清道光廿三年二月初七日) 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县,父亲是驻防四川的一个旧军官。幼时就在其父督导下习武,颇得家传,早年随军习武,骑术和枪法都很精绝,且“智谋胆略,学识兼备”,二十岁前即为监生。1863年张锡銮在武昌从军。1864年入湘军鲍超部霆字营办理营务。1875年随热河都统崇实入东北,为锦州凤凰厅候补道,讨“马贼”有功。1877年(光绪三年),奉天省委任张锡銮为通化设治委员,丈量荒地,勘定城基,筹划通化建县事宜。 1879年实授通化县知事职。1884年张锡銮离通化知县任,人民感之,勒政碑城南门外。后改任锦县知县、锦州凤凰厅同知。
  甲午战争
  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事
  起,10月底日军越鸭绿江入侵中国,连陷安东、九连城,凤凰城,不久又陷岫岩、宽甸等东边道诸城镇,原奉天东边道宜麟以失地被革职。11月张锡銮授为署东边兵备道,时凤凰城既陷,张锡銮乃统定边军移屯通化,募新汰旧,得七营,军气复振,并督率各营联合乡团,收复宽甸。1895年2月26日,张锡銮督军分三路进,东路由营官林长青率领之定边军左营遇敌于宽甸西南之一撮毛,双方激战,日军不支东溃,又为乡团所阻,乃奔入宽甸南门,会合城内日军,出西门拟包抄清军后路,适营官岳元福率西路军至,迎头奋击,日军死伤甚众,向罄儿岭逃遁,张锡銮遂乘胜收复宽甸县城,盘踞长甸日军闻讯亦弃城遁。3月1日清军又将长甸收复,5日据香炉沟之日军也退守金厂,9日张锡銮督军进攻金厂、长冈。3月11日张锡銮军与日军在红铜沟南展开激战,击毙日军多人,14日夜日军放弃金厂潜渡瑷河,退回九连城,“自是宽甸境内肃清,倭人阻河为守,瑷水以东无倭人踪迹”,时清军宋庆、长顺、依克唐阿等部联合-海城,日军大部西赴海城应援,驻东边道日军大为减少,九连城、凤城、安东义民颇觇倭人动静赴告我军,高丽义州亦有请兵愿内应者,兵机甚利”,可惜张锡銮兵力既单薄,弹药 又不足,无力大规模-,九连城、凤凰城等城邑遂沦于日军而不可克复。10月间,东边道诸城始与辽东各县邑同时交还,张锡銮任奉天东边道兼东边税务处监督。
  名震东北
  1897年,张锡銮被黑龙江将军伊克堂阿以税务舞弊事件参奏免官。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张锡銮复任奉天东边道兼东边税务处监督、中军各营统领、巡警总办、全营翼长等职。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9月16日安东开办商埠,张锡銮兼开埠局总办,筹办开埠事宜,任满升署度支司。1908年9月11日,清政府奉天度支使张锡銮与日本驻奉天(今沈阳)领事冈部三郎于奉天签订和约,共二十一条,附《章程备考书》一件七条。9月后任奉天营务处总办,那时候关外的绿林马贼(红胡子)横行,张锡銮改编防军,收编了张作霖、冯德麟等匪部,张作霖还拜其为义父,改任淮军全军翼长,“快马张”名震东北。1909年9月,东北革命军进攻奉天清军,张锡銮曾参与镇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奏请清廷起用其部下王士珍、倪嗣冲、张锡銮等。10月29日山西新军发动起义,11月15日新任总理大臣袁世凯任命张锡銮为山西巡抚,率曹锟、卢永祥的第三镇开往石家庄,准备攻破娘子关并向山西开进。11月13日,梁启超结束-生活回国,抵大沽,16日到天津,受到张锡銮、唐绍仪的欢迎。12月13日清军攻占娘子关,一度给山西革命造成很大压力,军队一路烧杀淫掠,凡是攻占革命军占领的城镇,卢永祥就下令休兵三日,纵任兵丁肆意烧杀淫掠。
  拥电共和
  1912年1月1日民国成立,28日张锡銮电请清政府拥护共和。2月1日被清政府任命会办奉天防务,4日改任东三省边务大臣,有乘机取代总督赵尔巽的意图。2月9日张锡銮奏请清廷速降明谕,宣布共和,12日清帝下诏退位,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3月15日东三省顺从共和,袁世凯令改“直隶总督”为“直隶都督”,以张锡銮署理直隶都督,他通电全国,称废省改道有三大利,请求“先从直省实行,为天下倡”,其“废省改道”的主张未能实行。8月23日孙中山乘船抵达天津,晚8时,直隶都督张锡銮在顺德饭店宴请孙中山,24日清晨,孙中山乘车由利顺德饭店出发,到达直隶都督府,访问直督张锡銮。
  9月8日,张锡銮改任东三省西边宣抚使,指挥东三省剿抚乌泰叛乱的军事力量,对以乌泰为首的各旗叛军采取“剿抚”的策略。9月8日收复了嘎喜-庙,11日攻克瓦房,12日占领葛根庙,13日攻克乌泰王府,15日又攻占了乌泰之弟齐默尔特府邸,18日最后攻占乌泰军盘踞的镇国公旗,至此平叛战斗基本结束。10月10日北京政府给予张锡銮二等嘉禾章。10月28日,吉林都督陈昭常、东三省宣抚使张锡銮与东蒙十旗会议于长春,会议通电指出,对于“共和政体,极意赞同”,议决中央可在东蒙边塞要隘驻军、蒙古王公不得将财产私售或抵押外国人、向外国借债需先得中央允准、中央颁布特别优待蒙人条件、东蒙十旗一律改悬五色旗等十项决议,31日会议结束。11月3日奉天都督赵尔巽辞免,由东三省西边宣抚使张锡銮署理。11月16日实任奉天都督,并加陆军上将衔,22日统内蒙全军。12月18日张锡銮被派为奉天西边宣抚使。
  1913年2月4日,奉天都督张锡銮电请袁世凯提倡中日联盟。2月8日,奉天都督兼民政长张锡銮函告吉林、黑龙江两省民政长,裁撤东北三省屯垦总局所属吉、江两省分局,吉、江两省屯垦统归奉天总局兼办。2月26日,全国陆军拟定分为八区,而东三省并为一军区,由奉天都督张锡銮统辖三省军务。5月15日,袁世凯宣布撤销黄兴之陆军上将,冯国璋、张锡銮、阎锡山、周自齐、张镇芳、张凤翙等复联名通电毁诋黄兴。6月13日,袁世凯令张锡銮以奉天都督兼署吉林都督,7月31日,北洋政府令“吉省军政例行文件以兼督名义委由护军使孟恩远代行,重要事情仍由兼都张锡銮办理”。8月18日,库伦蒙军千余名进犯辽源(今吉林双辽),奉天都督张锡銮派步兵统领吴俊升率部迎战,蒙军被歼四十余名,余均逃窜。10月10日授以勋二位,13日卸兼奉天民政长。
  1914年1月4日张锡銮调离吉林,再兼奉天民政长。6月3日卸吉林都督职。6月30日袁世凯裁撤各省都督,于北京建将军府,并设将军诸名号,分驻各省督理军务,任张锡銮为“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节制吉林、黑龙江两省军务,成为东北首领,但张作霖对张锡銮表面逢迎,暗地排挤。9月27日卸兼奉天民政长,10月8日给予一等嘉禾章。
  1915年3月18日,奉天镇安上将军张锡銮电告北京政府,日军三百名开入奉天城,另有一千五百名驻扎于南满铁路沿线。3月20日日本人在长春插旗招募义勇军,准备赴欧参战,引起中国政府惊慌,害怕华人应招,影响中国的“中立”态度,一面商求日领事停止招募,一面“密禁华人应召”。6月24日北洋政府授张锡銮为陆军上将。因受到张作霖竭力排挤,不得已多次以“老病之身不胜重任”向北京政府提出辞呈。8月22日调任“彰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因驻鄂第二师师长王占元不表欢迎,未能赴任,滞留北京。12月12日袁世凯阴谋帝制,21日册封张锡銮为“一等伯”,22日袁世凯令,“彰武上将军督理湖北军务张锡銮着开缺,留京当差”,改授将军府“振威上将军”,兼参政院参政,月俸千金,但与袁世凯日渐疏远。
  淡出政界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张锡銮退出政界,赋闲天津。1917年,张作霖以三十万银元在苏州购得著名的“网师园”,赠与其师张锡銮作庆寿,改称“逸园”,俗称“张家花园”,筑“琳琅馆”、“道古轩”诸胜,但张锡銮本人未住此园,叶恭绰、张善子、张大千等文化名人曾一度借寓园中。1922年4月21日,浙督卢永祥及张锡銮、赵尔巽、王士珍、王占元、孟恩远、张绍曾等电曹锟、张作霖劝告息争,请“订期同莅天津叙晤,清除隔阂”,22日又联名电吴佩孚,请“持坚忍态度,以待调人之进行”,张作霖电张锡銮等,愿赴津晤曹锟,实际未能起到效果,28日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5月奉系失败,张锡銮闲居天津,不复出仕,旋病死。10月19日,北洋政府令褒扬前直隶都督张锡銮,并着照上将例议恤。
  相关轶事
  张锡銮酷爱好马,绰号“快马张”,以强悍着,骑射功夫名震四方,很有些文韬武略,军中皆称其智谋胆略,且文武双全,学识兼备,是个才子武官,他和袁世凯私交甚笃,是袁的老把兄(王修植、张锡銮、孙宝琦、潘克俊、袁世凯五人曾结成盟兄弟),资历甚老;张锡銮诗书画都有一番功夫,著有《张都护诗存》,诗颇俊整,诗多悲壮语,又时有凄艳语。
  同年(公元1843年)出生的名人:
陈慈黉 (1843~1921)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廖芾 (1843~1919)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
梁诗五 (1843~1911)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邓增 (1843~1906)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宗骏 (1843~1904) 广东省中山市
+ 更多公元184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2年)去世的名人:
李起颐 (1873~1922) 陕西省汉中佛坪县
庞人铨 (1897~1922)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
黄爱 (1897~1922)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
冯肇宪 (1895~1922)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邓铿 (1886~1922)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爱新觉罗·善耆 (1866~1922) 铁帽子王,为第十代肃亲王 北京市
+ 更多公元192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