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河源市> 东源人物

张惠民

[公元1921年-1996年]

张惠民为[公元1921年-1996年]

  张惠民(1921~1996),又名张古,河源县黄村红十月村人。1939年,参加抗日先锋队和抗日武装自卫队。是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张惠民在五华县皇华中学以学校“工友”为公开职业负责地下党交通员工作。同年秋,调往东江纵队司令部,在后勤部管理运输队。1944年秋,张惠民调往紫金古竹以农场场长的身份负责地下交通,来往于紫金、河源等地递送情报。随后参加飞龙大队任副大队长,东江人民抗日武装自卫总队支队长。
  1946年6月,张惠民随东纵北撤山东,到香港后,组织上又决定留他回黄村地区坚持斗争。在河东地区特派员周立群领导下,在黄村凹古坑组织有21人参加的武装小分队,任队长。1947年春,成立东江人民抗征队,张惠民任队长,率队深入敌后,打击敌人,壮大队伍。同年三四月间,抗征队从30多人扩展到110多人。为了解决部队的武器装备和粮食供给,他带领队伍,动员开明绅士和氏族头面人物支持革命,向地主、恶霸要 要粮。先后收集重机 1挺, 35支,驳壳手 7支, 一批,手 两箱,粮食400担。1947年夏秋间,张惠民与王彪、邹建、李奇、程佩舟等领导武装部队在紫金、五华、龙川、河源边区开展革命斗争,粉碎国民党 派对革0据地的两次大“扫荡”。同年10月,解放黄村地区。1947年冬,张惠民任东江人民抗征总队副总队长兼龙河大队大队长;1948年8月,任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四团副团长兼第一大队大队长;1949年1月,任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四团副团长兼第一大队大队长,继任新一团团长。
  1948年6月,河源县中共河东部队主力转移河西地区后,仅留张惠民部100多人在黄村边区坚持斗争。张惠民部队驻扎在高山密林深处,吃野菜,吃山粮,一直坚持抗击保八团之敌,直至再次解放黄村地区,并配合其他兄弟部队解放全河源县。张惠民勇敢坚强,战绩卓著,受到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司令部通令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惠民被选送武汉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工程处处长(师级)。转业后,先后任广东省重型机械厂党委书记、广州西村水泥厂厂长、广州黄埔港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广州市建筑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年老离休。1996年病故,享年75岁。


  黄村镇   【历史沿革】建制于清乾隆末年,传说当时黄姓在此建店设墟,故曰黄村墟。清属蓝能都蓝溪约。民国时期设蓝溪乡。新中国成立后改称黄村。现为黄村镇。 【地理环境】位于东源县东北部,东经115°25,北纬23°51。距市区116公里,是东源县东北部最边远镇,东接五华县长布,南与紫金县中坝相邻,西频本县叶潭,北界龙川县紫市。总面积220平方公里。山地较多。海拔1000米…… 详细++
同年(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