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揭阳市> 揭西人物

张海鳌

[公元1902年-1978年]

张海鳌为[公元1902年-1978年]

  张海鳌(1902~1978年),原名天赐,本县河婆镇溪角村人。幼年双亲去世,随祖母、叔姆生活,就读本村私塾。
  1919年“五·四”运动时,张海鳌在梅县广益中学读书,积极参加 活动。因反对教会学校奴化教育,被开除学籍。次年赴上海,进南洋中学就读,后又转学汕头喾石、广州潮州旅省中学。此时,他参加谭平山主持的“社会主义讲习所”活动,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张海鳌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参加“创造社”活动,写小说、作新诗,抨击现实社会的黑暗。1924年参加改组的国民党。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左派在北京筹办“中山公学”,张海鳌被派往广州筹款。因形势的变化,他转入中山大学教育系学习。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张海鳌认清了国民党 派的真面目,毅然脱离国民党。
  1928年,张海鳌毕业于中山大学,后赴广西梧州,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翌年,又回广州中大附中任教。1932年,任广西省教育厅出版科科长,主编《教育论坛》、《教育周报》和《南宁日报》的《星星周刊》,发表了《由中国农村谈到农民教育》等进步文章。后又到广西师范学校任教。
  1934年,张海鳌赴印度尼西亚,任《巴城新报》驻东京通讯员,因撰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阴谋,被驱逐出境。1935年秋,他回广西南宁,任《民国日报》。1936年,任广西教育厅专科视察员,同时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40年,任广西建设干部学校组织股长、地下党支部书记。1941年,任广东设计考核委员会专员,7月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于1943年底释放。旋即回家乡河婆中学工作,连任校长4年。他在任职期间,学校增办高中部,使当地学生能就近入学,减轻家庭负担;同时还聘请了一批进步教师;向青年学生灌输革命思想。解放战争期间,学校师生纷纷参加潮汕人民抗征队,为革命队伍输送了大批人才。
  1948年春,张海鳌受河中董事会委托,准备到南洋捐款,因国民党当局下令通缉,只得留在香港,改名张叔平,在培侨中学任教。1949年春,党组织派他接管河婆中学,7月调潮梅行委会工作,9月参加华南工作团,10月进广州。1950年至1953年,他先后任广东省文教厅办公室副主任、省文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广州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文革”期间,张海鳌受尽摧残,卧床不起,1978年11月在广州逝世,享年76岁。
  


  溪角村   溪角村地处县城河婆的中部,是河婆的城中村,交通便利。全村有631户共2529人,耕地面积298亩,村民以外出打工、务农、工商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5.4万元年,人平均收入5736元年。溪角村有党支部书记1名,村委主任1名,共有4名村干部,现有党员56名。…… 详细++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