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无锡人物

王昆仑

[公元1902年-1985年]

王昆仑为[公元1902年-1985年]

王昆仑
  王昆仑(1902—1985),江苏无锡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秘书长,因对蒋介石不满,参加反蒋运动。曾任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为争取中国国民党上层人士做了大量工作。1941年,与王炳南、屈武等在重庆发起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3年与谭平山发起组织-同志联合会。1948年赴美国考察,1949年1月回国。同年参加筹备并代表-同志联合会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北京市副市长,民革第二至四届中央常委,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10月当选为民革第五届中央副主席,1981年 12月当选为中央代主席,1983年12月当选为民革第六届中央主席。1978年3月、1983年6月先后当选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5年8月23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3岁。
  名校学习
  王昆仑先后在北京新开路小学、第四中学和北京大学读书。在北大期间,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他曾积极参加了爱国宣传和--活动。1922年初,北洋政府委派彭允彝出任教育总长,激起北京爱国学生的义愤。王昆仑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南下上海寻求各界的支持,其间拜见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在孙中山的启发和鼓励下,他参加了中国国民党.
  回到北京后,他根据孙中山关于宣传革命、组织起来的教导,在北京学生中团结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活动。
  天津南开中学国文教员
  1922年7月,王昆仑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8月,应聘为天津南开中学国文教员。老舍、范文澜等都是他当时的同事,曹禺、冯至和王瑞骧等都是他当时的学生。
  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
  1926年初,王昆仑从北京到广东,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同年7月,随军北伐. “四.一二”-政变以后,他在南京担任了以陈铭枢为首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的秘书长。但因不满蒋介石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实行-统治,不久便愤而辞职,南走桂粤,投奔孙科、 李济深。后又返回江苏,奔走于南京、无锡、上海之间,开始在中国国民党内部从事反蒋民主斗争。
  寻觅拯救中华的正确道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昆仑为寻觅拯救中华的正确道路,在无锡姚宝巷17号家中鼋头渚太湖别墅内,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著作,联络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活动。第二年他同孙翔风、华方增等人,在无锡创办《人报》。2月26日,《人报》正式出版发行。王昆仑用 “大鱼”、 “戡天”等笔名,为该报撰写了《问无锡青年》、《对抗日到底,对内争取自由》、《朝鲜的光荣与中国的耻辱》等许多文章。
  政治思想转变
  1933年王昆仑同孙晓村、曹孟君、钱俊瑞、张锡昌等,组织了革命团体南京读书会。这时候,他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不久由中共南京市委负责人卢志英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利用国民党老党员的合法身份,长期从事爱国-和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935年8月,王昆仑同钱俊瑞、曹亮、孙晓村等,在无锡鼋头渚太湖别墅内的万方楼召开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上海、无锡、南京读书会的部分骨干狄超白、华应中、陈佩珊、薛葆宁、秦柳方、钟潜加、汪季琦等人。
  会上,曹亮传达了中共中央《八一宣言》的精神,俊瑞作了分析世界革命形势和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报告,王昆仑陈述了中国国民党左派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于右任、经享颐等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情况。会议共商了抗日救国的大计,并决定在读书会的基础上建立救国会,以推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同年秋天,王昆仑随孙科重回南京国民政府,任--,又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险遭暗杀
  1935年8月中旬,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下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在无锡万方楼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王昆仑作为南京读书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万方楼是王昆仑父亲的私产,位于鼋头渚王家太湖别墅内。这次会议后来被称为万方楼会议,参加万方楼会议的人员万万没有料到,他们的行踪已引起了国民政府特务机关的注意,王昆仑更是被列入了监视、暗杀的黑名单。原军统少将沈醉在《我这三十年》中回忆了当时的情景:“这位王委员(指王昆仑)将在无锡的鼋头渚太湖别墅请客,他名义上是请客游园,实际上是要召开一次秘密反蒋的重要会议。去的客人都是反蒋革命人士,并有中共地下党领导人参加。这在当时是相当重要的情报,也是戴笠认为最适合逮捕王昆仑的时候。”
  沈醉奉命率领一个行动小组,早早赶往无锡布置、监控,几天后,参加万方楼会议的人员陆续抵达,首先到的是王昆仑和王枫兄妹,接着有吴茂荪、孙晓村等人,还有几位穿着讲究的中年人。这些人都是当时的社会名流,王昆仑还是-,沈醉怕担责任,所以没有动手。这几天沈醉还安排了一名内线进入万方楼探听消息,但却一无所获。据沈醉回忆,万方楼会议后,戴笠叫他继续注意侦查、监视王昆仑的动向,戴笠准备在上海暗杀王昆仑,曾经问沈醉有没有把握在租界内动手,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个针对王昆仑的暗杀行动最后不了了之。
  举行绥远前线抗日将士大会
  1936年11月,王昆仑和孙晓村在张继的支持下,帮助南京救国会在中央饭店公开举行南京各界援助冯玉祥、方振武领导的绥远前线抗日将士大会。何香凝、柳亚子等都到会签了名。之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潘汉年等曾到成贸街无锡同乡会驻地看望过他。1937年春,王昆仑在中国国民党的一次中央全会上,把陕北传来的中共中央批评中国国民党长期对内-、对外投降的长电公开宣读,借以促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冯玉祥在会上给予支持。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形势急转直下,国民政府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释放遭受非法逮捕的上海救国会七君子。 9月,王昆仑和潘汉年陪同出狱不久的沈钧儒,由上海专程到南京,参加南京各界救国会联合会成立大会。会后,他们又陪沈钧儒从南京到无锡,住在王昆仑家中多日,共商国是。这期间,他们在无锡师范大礼堂和锡师附小大礼堂,举办无锡暑期学术讲座,先后请孙晓村、曹孟君、李公朴、沙千里、薛暮桥等作报告和讲演,掀起无锡抗日救亡热潮。
  创办《全民抗战》三日刊
  同年12月,南京沦陷。王昆仑随国民政府的迁移,来到了武汉.第二年年初,他同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等联名发起创办《全民抗战》三日刊,特别是为徐州突围和武汉保卫战编写了不少宣传、鼓动文章。8月,他同抗战中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曹孟君女士结婚.10月,武汉三镇沦陷.他又从武汉到了重庆,在重庆,王昆仑除继续担任原职外,还兼任了中山文化教育馆总干事,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并同侯外庐、翦伯赞等主编了《中苏文化》杂志。他以自己的合法身份、社会交往和历史关系,为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上层人士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为掩护和营救被捕的中共地下党员以及进步青中做了大量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王昆仑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的支持下,与王炳南、屈武等在重庆发起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简称“小民革”),在中国国民党内部坚决主张抗战到底,反对倒退,反对0。1943年,他又与潭平山等发起组织“-同志联合会”,积极进行抗日民主活动。
  1945年5月5日至21日,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复兴关(现名浮图关)举行.会上,王昆仑揭露了中国国民党内部顽固派制造0,策划内战的阴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蒋介石很恼火,立即把他的名字从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候选人的名单中勾去。同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秦邦宪等代表中共中央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王昆仑等组织中苏文化协会成员热烈欢迎。8月31日,毛泽东还专门会见并宴请了柳亚子和王昆仑,就时局同他们交换了意见。
  协助反蒋活动
  1946年9月,冯玉祥为摆脱中国国民党监视, 以“赴美考察”之名出国。王昆仑、曹孟君等到上海公和祥码头热情欢送。一年多之后,王昆仑也申请“出国考察”,于1948年1月带了女儿王金陵去了美国。在美国,他同冯玉祥联系密切,积极协助冯玉祥在旅美华侨中开展一系列反蒋民主活动。
  1949年1月,王昆仑父女俩道经苏联回国, 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并代表民革出席了同年9月在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他被任命为政务院政务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他历任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从1955年年底起,他担任了北京市副市长,积极参加新中国的政权建设。
  1956年,王昆仑率领中苏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苏联。
  1960年,他又率领中国潮剧团访问柬埔寨。 1964年5月23日,他随同陈毅副总理在北京接见了柬埔寨王家国会代表团,并陪同该团到外地参观访问。
  “文革”中,王昆仑遭到林彪、康生、-一伙的诬陷,被非法判刑,坐冤狱长达七年之久。在狱中,他坚持真理,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高贵品质。直到1975年3月28日,才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得以恢复自由。
  1981年12月20日,王昆仑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接着,又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为了架起海峡两岸的金桥,他同朱蕴山、屈武等热情接待从海外回大陆观光的爱国人士,并经常撰写诗文,发表谈话,呼吁台湾和海外的老同事、老朋友,响应伟大祖国的召唤,为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伟业面共同努力。
  1985年春,王昆仑病重卧床,8月23日与世长逝。-代表中共中央在追悼会上致悼词,称王昆仑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卓越领导人”。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黄埔军校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曹少明 (1902~1975)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
黄汉荣 (1902~1938)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
陈仁 (1902~1976)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
凌炬青 (1902~1994)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
陈元发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
+ 更多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陈少垣 (1905~1985)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
余席福 (1963~1985)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
曾鉴修 (1916~1985)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
陈士炯 (1912~1985)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陈景通 (1889~1985)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陈国光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
+ 更多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