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北京>

许瑾忠

许瑾忠为

  许瑾忠 男1944年7月出生,中国京剧院一级演奏员,京剧打击乐专业。
  1956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在戏校的六年中,主要向姚德林、方富元、刘宗生等老师学习京剧打击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工作,2004年退休。
  刚参加工作,正好赶上当时中国京剧院一批非常出众的武场演奏家正值壮年,经过他们的指导以及和他们一起在舞台上的合作实践,使其的铙钹演奏水平迅速提高,成了当时年轻一代武场中的佼佼者。在样板戏电影拍摄时,担任了《红灯记》和《红色娘子军》两剧的铙钹演奏。多少年来一贯用功好学,在舞台上把握铙钹演奏时,能够准确运用轻重缓急的变化手法,积极主动地帮助鼓师配合剧情内容和人物情感的要求。伴奏武戏铙钹点子富于变化,但听起来不俗不闹,基本能达到强而不躁、快而不慌的高标准要求;配合文戏沉稳雅致,讲究韵味,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赞誉。先后被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和台湾复兴剧校聘请担任打击乐教师。
  七十年代后期,除了担任日常的排练演出外,又开始了对京剧锣鼓的研究和总结。经过多年来的勤奋学习和不断探索,已经发表出版了十几万字的有关介绍、总结京剧锣鼓的文章、广播稿和录音带。
  曾经发表的文章和论著:
  《只有推陈出新才能保留传统剧目》1979年《人民戏剧》第5期
  《响铜乐器在京剧中的应用》1983年《乐器》杂志第4期
  《京剧乐队的编制》及《京剧的西皮和二黄》1985年《广播之友》第3期
  《丰富绚烂的京剧锣鼓》(撰稿并讲解)1985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之友》第49期第5版介绍)
  《京剧锣鼓经大全》盒式录音带三盘文字介绍稿(约12,000字)1990年北京音像公司正式发行
  《京昆干牌予四十六式》录音带一盘(与刘茂发合作撰稿,约4,000字)1990年北京音像公司发行
  《四十年来京剧锣鼓的发展和创新》(约10,000字)1991年《戏曲艺术》杂志第2期
  《京剧打击乐器的改革与探索》(约3,000字)1992年《戏曲艺术》杂志第2期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北京卷》“京剧锣鼓”章节1992年 北京出版社
  《国剧武场的演奏艺术》(约12,000字)1994.台湾《复兴剧艺学刊》第l0期
  《京剧锣鼓的演奏和运用》(约20,000字)1995年7月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分数次讲解(曾在《北京广播电视》报上介绍)
  《京剧锣鼓四题》(10,000余字)1996年《戏曲艺术》第2期
  《国剧武场的演进》1996年《复兴剧艺学刊》第l8期
  《传统文化系结真情——台北复兴剧校教学散记》(约7,000)1997年5月10日及5月17日《团结报》
  《锣鼓模拟音响效果演奏手法的应用》2000年3月《台湾戏专学刊》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