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中山人物

许杰

[清][公元1901年-1985年]

许杰为[清][公元1901年-1985年]

  许杰(1901~1985),又名兆邦,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西亨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曾读6年私塾。青年时期,先在黄沙火车站机器厂当学徒,学习钳工,后在佛山、香港、上海、杭州等地做机修、铁匠、电工、钳工等工作。民国34年(1945)五六月间,到花县安兴石矿当修车工。1952年安兴石矿与裕成石矿合并为花县建联石矿,许杰在该矿当机修工人、修车组长,直至1968年3月退休。
  1955~1963年,石矿使用蒸汽机车牵引小铁斗车运输矿石,一些机件因长时间使用而损坏,需要修换。根据石矿过去的条件,要送广州换修机件。为了抢时间,不使生产受影响,许杰献计献策,发动工人修理。过去修理蒸汽机车锅炉炉管,用刀斩断炉管,再用人力牵拉,一个班用几小时才拉一条,费时费力,而许杰改用丝杆,铰刀组成的“炉囱器”,先用绞刀扭断炉管一端,再套入丝杆抽管,提高工效6倍。过去维修机车炉膛靠人力水泵抽水上水塔,利用水塔的自来水清洗炉膛,水压低,费时费水费人力。许杰设计出“水压加压器”,再加人力水泵,形成高压出水,加快冲洗速度,效果良好,所用的人力水泵,都是从废铁堆里捡回的废料加工制成的。运矿石的车斗,由于长期使用或出轨碰撞,使斗身变形。过去修理这类车斗,得靠人力举起12磅的大锤,一锤一锤地修整,很费力,且修理质量不好。后来,许杰制成“矫正斗车器”,用废旧的圆盘钢自制一对双爪铁钩紧扣车斗两角,再用丝杆丝帽收紧,使车斗回复原状,不仅提高了工效,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此外,许杰还制成锯床刮“杯士”(轴承盒)机、手摇冲擦式刨床、火石机、工具夹等,还以自制的撞孔机加工3~5厘米的罗丝垫圈,以锡代铜自制成机床“杯士”,以扁铁代铁维修斗车,解决材料缺乏的困难。10多年来,许杰在工业生产中,替国家节约5万多元,具有勤俭节约的主人翁精神。
  1955~1963年,许杰先后8次被评为县、专区(市)、省先进工作工作者,其中1959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出席全国群英大会,荣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60年12月2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被选为花县及广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2月,许杰病逝于花县,终年84岁。


  南朗镇   南朗镇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位于中山市东部,西靠五桂山,东临珠江口,北接中山火炬开发区,南连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辖区土地面积218.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1万人,旅居海外侨胞近5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是著名的侨乡。交通便利,京珠高速、中江高速、中拱公路、广珠城际轻轨和中山东部快线纵横贯通,…… 详细++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