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阳江市> 江城人物

许高倬

[公元1901年-1942年]

许高倬为[公元1901年-1942年]

  许高倬(1901~1942年),生于阳江直隶厅阳江城(今江城区太傅街道)攀桂巷。家中兄弟二人,高倬居幼。青年时代在阳江县立中学毕业后赴上海求学,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民国16年(1927年),国民党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许高倬离开上海。其后,广东发生了“四一五”事变,阳江党组织被破坏,他奉中共广东省委指示,回阳江重建党的组织。是年冬,成立了中共阳江县委,他以县立中学教师作掩护,任县委书记。
  民国17年秋,移至丹载小学的县委机关突遭敌人搜查,党员分散转移。次年春,在县城组织起来的理发工会又受破坏,党员数人被捕。这时中共阳江党组织与广东省委联系中断,许高倬与廖绍琏同往香港找寻省委领导联系未果,阳江党组织-停止活动。于是他离开阳江,再赴上海。
  民国21年 “一·二八”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后,许高倬又回到阳江,继续在阳江县立中学任教师。此后,他联络一些进步青年,组成学习小组,读书座谈,向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
  民国25年春,许高倬组织一批阳-年赴东莞出任小学教师,其中有廖绍琏、陈政华、袁东白、许式邦等10人,分布在五所小学任教。他一边教书,一边继续找寻党组织联系。是年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形势急转,他与廖绍琏等商量,决定提前结束学期,回阳江开展抗日活动。
  民国26年2月,许高倬回到阳江,先后在县立中学和两阳中学任教。他与廖绍琏等人将他们带回的抗日歌曲《叱咤风云集》10多册分送给县城中小学师生歌唱,然后邀集青年10多人组成宣传队,到街坊唱歌、读报、讲时事,还把他所画的抗战漫画10多幅在县城展出,作为宣传画展。阳江有组织的抗日宣传活动,自此开始。他还联络一批进步青年如林元熙、陈玉泉、郑宏章、朱尚绚等经常在他家里谈论时事和学习革命理论。经他教育影响的这批青年,后来都成为中共党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高倬征得民众教育馆长姚祖贵的同意,借用馆址为青年抗日救亡活动的场所。不久,由他倡议,与陈政华、廖绍琏共同筹备,并取得两阳游击司令陈修爵经费支持,于民国27年4月,组成了以文化活动推进抗日活动的抗日救亡团体阳江大中文化社。
  民国27年秋,许高倬与陈政华、林定江同赴陕北延安。翌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民国30年,在西安被捕押入集中营。后来俟机逃脱,辗转返回阳江。他只留家数天,便潜踪北上。乘船途中经过阳春马水圩,在圩上饭店午餐时,被国民党特务(他的学生)吕某发现,密报国民党当局将他逮捕,押回春城囚于县政府狱中,次年秋被杀害。新中国成立后,许高倬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