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梅江人物

熊锐

[公元1894年-1927年]

熊锐为[公元1894年-1927年]

  熊锐(1894-1927年),原名新寿,又名维新,字君锐,梅江区新塘尾村人。青少年时,目睹祖国处于列强瓜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时代,萌发了爱国、教民思想。中学毕业后,在梅县桂里小学任教,与杨雪如等组织读书会,介绍进步书刊给学生阅读,鼓励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之后,到汕头《大风日报》任,并为《真言日报》撰写进步文章。旋辞去职务,东渡日本留学。民国4年(1915年),日本侵略者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条约,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他愤然离日会上海。民国9年5月9日,从上海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在巴黎大学、弗来堡大学就读。后又转赴德国入柏林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积极钻研马克思主义,探索革命道路。时北洋军阀政府拒发留学生经费,熊锐等为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想法设法促华法教育会广东分会解决粤籍留法生之津贴费,得到财政部次长廖仲凯支持,使粤籍4名留学生能继续读书。1922年2月除,熊锐参加周恩来组建的共产主义旅德支部。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积极发展旅欧党团组织。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在欧洲的周恩来、熊锐等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11月和翌年1月,中国国民党旅欧执行部及巴黎通讯处相继成立,熊锐任政治委员。之后,熊锐又与朱德等组织国民党驻德支部,在1925年1月召开的常年大会上,当选为执行委员。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熊锐奉命回国,在毛泽东、林伯渠等人以国民党中央名义在广州开办的政治讲习所任教授。民国15年4月到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任教,并应邀至-委员会开办的劳动学院讲授“世界革命史”。9月,熊锐被聘为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教授,讲授“国际问题”。他经常撰写文章和翻译《唯物史观》送《人民周报》发表。
  1927年初,熊锐到黄埔军校政治部和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学校工作。4月15日,广州继上海“四·一二“政变后,发生-大-,国民党当局逮捕了熊锐、肖楚女等20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月下旬,熊锐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在广州南石头监狱,年仅33岁。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