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广州市> 花都人物

夏重民

[公元1885年-1922年]

夏重民为[公元1885年-1922年]

  夏重民(1885~1922),赤坭西边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其父母将他送广东孤儿院收养。初就读于广州义育小学,后入广州广府中学,因经济所迫,中途辍学,在义育学堂任教。重民鉴于“国人素文弱,民智鄙塞”,于业余参与提倡体育,创设书报社、商业学堂等活动,在社会上逐步树立威信。光绪三十年(1904)十二月,美国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中美华工条约》期满,旅美华侨十余万人-清政府,要求废约。美国政府拒绝这一正义要求,再度提出续订新约,激起各界人民的反美华工禁约运动。光绪三十一年,上海、广州、天津、福州、汉口、长沙等地人民纷纷提出 ,并进行 美货和-、-斗争。重民在广州积极参加这一运动,粤督在美国领事的威迫下,将其逮捕入狱。于是激起国人公愤,函电谴责,迫使粤督将他暗行释放。重民出狱时,不少人在街头等候,能见他一面的,均引以为荣。随后,重民东渡日本,留学于早稻田大学,专攻经济、政治,还加入驻东京的中国同盟会,课余参加革命宣传,常在《日华新报》撰文痛斥叛党变节之徒的罪行。宣统末年(1911),重民回国,任上海《天铎报》撰述。民国元年(1912)1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重民入-任职,不久被派为中国同盟会广东支部长,后因不忍睹陈炯明跋扈专横而慨然离粤。民国5年讨伐袁世凯时,孙中山派重民为中华革命党加拿大联络委员,并任该地《新国民报》主笔。未几,他组织并率领华侨义勇团及航空队回国,时居正为中华革命东北军总司令,任重民为该军华侨义勇团团长及航空队司令,率队进取山东,克服济南、潍县等数县,后袁世凯死,才奉命返粤。民国6年9月,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府在广州成立,桂系军阀莫荣新反对孙中山,重民非常愤怒,离穗赴港创办《香港晨报》,揭露其奸诈,香港政府对他存有顾忌,迫他离境。民国7年1月4日凌晨,孙中山为了惩戒莫荣新,维护军政府尊严,直接指挥同安、豫章两舰炮轰观音山(现广州越秀山)广东督军署,其时重民跟随孙中山,参与决策。民国8年,重民赴上海组办《上海晨报》,继续主持正义,坚定地与各派军阀进行斗争。民国9年粤军回粤,重民被任为第二军别动队司令,参加讨伐桂军。广州克服,即没收桂系机关办的《中华新报》,改为《广州晨报》,由重民主持报社社务。粤局势安定,胡汉民荐重民任广三铁路局长,到任后,涤除积弊,录用女职员,使路政一新。民国10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12月设大本营于广西桂林,准备北伐,遭到陈炯明暗中阻挠,并拒绝粮饷供给,重民便将车费收入,解送驻桂大本营,且在《广州晨报》揭发陈的奸谋,谴责陈之所为。后孙中山改道北伐,师抵肇庆,陈部欲乘车往三水截击,重民侦悉,先将车辆尽调离三水,使陈的阴谋无法实施。孙中山回粤,于民国11年6月命重民兼广三警备司令。陈炯明蓄意谋害重民之心更甚,6月15日深夜,陈公开反对孙中山,在炮轰-前夕,嗾所部袭攻石围塘。重民在铁路局被逆将杨坤如所捕。重民历数陈逆的罪恶。19日重民遭杀害,尸被抛入河中,时年38岁。
  民国13年(1924),大元帅府追赠重民为陆军中将,孙中山写有《祭夏重民先生》一文,文中有“黄岗先烈,花邑尤多,君生是邦,气同沆瀣”等句,并命建碑于石围塘,以表忠烈。国民政府拨款建纪念碑,胡汉民撰文刊于碑石,以示后人。民国15年6月16日,大元帅孙中山派大本营建设部长林森,致祭于重民墓前。


  赤坭镇   素有工业重镇之称的赤坭镇,全镇共有企业260家,其中镇属企业35家,外资企业20多家(其中台商12家),村办企业18家,私营及个体企业193家,年产值达30亿元。就业人数达7000多人。 行业分布以建材、制鞋、制鞋设备、制衣、化工、陶瓷、橡胶及服务业为主。较为突出的企业有:  一、 镇办企业赤鹰水泥厂,该厂年生产高标号水泥42万吨,"赤鹰牌"水泥自一九…… 详细++
同年(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