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中山人物

萧友梅

[公元1884年-1940年]

萧友梅为[公元1884年-1940年]

  萧友梅(1884—1940)
  原名乃学,字思鹤,号雪朋,祖籍大涌南文村,出生于石岐孙文西路兴宁里(牛角巷)8号的萧大屋(大萧屋分支)。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现代中国音乐教学创办者,中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人。5岁随父移居澳门,曾与孙中山诊所为邻,两家往来甚密,其从小认识孙中山,于后发展为革命友谊。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赴广州入读时敏学堂,接受新式教育。1901—1909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并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音乐。1905年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为躲避清政府密探跟踪,孙中山曾藏匿于萧友梅的寝室中达一个月之久。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其任孙中山秘书。民国元年(1912)在孙中山关怀下,其获公费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和莱比锡大学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3月归国,安排为教育部编审员,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实验小学主任,还任教于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后又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兼音乐研究会导师。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其于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国立音乐学院(后更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院长、校长。长期致力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一批音乐专业人才,其中杰出的有冼星海、贺绿汀、刘雪庵等。
  著作甚多,教科书有《风琴教科书》、《钢琴教科书》、《和声学》、《曲体学》、《普通乐学》(高中用)、《初中乐理教科书》(六册),都是中国较早的音乐教材。论著有《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古今中西音阶概说》、《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复兴国乐我见》、《和声学》、《普通乐学》等。其还掌握近代西洋曲理论,创作《哀悼引》、《杨花》、《问》、《听》、《“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落叶》、《踏歌》等100多首歌曲,大部分被收入《今乐初集》、《新歌初集》和《新学制唱歌教科书》。另有大型合唱曲《别校辞》、《春江花月夜》、管弦乐《新霓裳羽衣舞》和室内乐、钢琴曲、铜管乐等。这些歌曲、歌剧的演出,深得社会好评。
  其女儿萧淑熙(1920—2002)为美国化学博士,1978年回国,主要研究大熊猫的基因分析。其子萧勤(1935年生),现为画家,在世界各地举办170场画展,作品为全世界40个美术馆收藏。
  


  大涌镇   大涌镇俗称“隆都”,地处中山市西南部,距石岐城区8公里,面积39.52平方公里,辖社区居民委员会5个、村民委员会2个,户籍人口2.93万人,非户籍人口4.34万人,旅外乡亲3万余人。2006年,大涌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和谐大涌建设,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12月,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 详细++
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