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中山人物

萧淑娴

[公元1905年-1991年]

萧淑娴为[公元1905年-1991年]

  萧淑娴(1905—1991)
  女,祖籍大涌南文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4月9日出生于天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内知名音乐理论家、钢琴家。
  幼随家馆先生梁叔庄学习,国学根基甚深。民国9年(1920),著名音乐家、二叔萧友梅自德国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其随二叔到北京学习钢琴。考进辟才女子中学(后改称北平女子高等师范附属实验中学)。1924 年,中学毕业获保送到北平女子师范大学修读预科,同时兼修音乐,并随刘天华学琵琶。
  1930年,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继续进修。1933 年及1934 年获和声二等奖、对位法优秀一等奖和赋格曲奖3个奖项。民国24年(1935)毕业,同年报读德国著名指挥家舍尔兴 (Hermann Scherchen)的指挥班。结业后,即回上海国立音乐院任教对位法。1936 年,与舍尔兴结婚,移居瑞士。
  舍尔兴虽是德国人,因-希特勒法西斯,-长期-瑞士。根据当时的瑞士法律,如夫妇两人非本国居民,只有一人可担有固定职业。其不能得到正式职业,但通过演讲、写作和出版等工作为传播中国的文化艺术默默贡献。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二叔萧友梅1940年12月贫病交迫在上海辞世,得知此噩耗,痛感国忧与家患,写下一部管弦乐曲《怀念祖国》,以寄托自己无限的乡愁与爱国情怀。《怀念祖国》以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写成,1941年8 月由舍尔兴在瑞士温特图尔(Winterthur)作世界首演,1943年由温特图尔市立管弦乐团(Winterthur Municipal Orchestra)灌录成唱片发行,深受欢迎,直到70 年代仍在播放,是最早在欧洲乐坛发表的中国管弦乐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携子女回祖国定居,应聘为天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同时在北京燕京大学音乐系任教作曲。
  1951年冬至1952 年春,参加全国政协的土改工作队。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的第三届理事。由于对全盘学习苏联的经验感到怀疑,便进行结合中国民间音乐和西方复调技术的研究,以证明中国音乐本身的价值,同年在《音乐研究》第6 期发表论文《关于复调音乐写作的几个问题》,但却被批评为“以学习民间来 学习苏联”而受政治破孩。1958 年随中央音乐学院搬迁,到北京定居。“文革”期间,受不少委屈,身体健康被损,后重返教职。1984 年出访美国。1986 年退休。1991年11月26 日在北京病逝。
  


  大涌镇   大涌镇俗称“隆都”,地处中山市西南部,距石岐城区8公里,面积39.52平方公里,辖社区居民委员会5个、村民委员会2个,户籍人口2.93万人,非户籍人口4.34万人,旅外乡亲3万余人。2006年,大涌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和谐大涌建设,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12月,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 详细++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