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晋中市> 祁县人物

温顗

[唐]

温顗为[唐]

  温顗,唐朝国子助教、著名词人温庭筠之孙。五代十国时期,仕前蜀高祖,官至常侍。继承先祖才华,擅长隐僻绘画之事
   父温宪,唐光启中为山南从事,也是位著名诗人。《唐才子传》卷九:宪,庭筠之子也。龙纪元年李瀚榜进士及第,去为山南节度府从事。大著诗名。词人李巨川草荐表,盛述宪先人之屈,辞略曰:“蛾眉先妒,明妃为去国之人;猿臂自伤,李广乃不侯之将。”上读表恻然称美,时宰相亦有知者,曰:“父以窜死,今孽子宜稍振之,以厌公议,庶几少雪忌才之恨。”上颔之。后迁至郎中,卒。有集文赋等传于世。
   《十国春秋》前蜀八列传:“温顗,唐助教廷筠之孙也。父宪,光启中为山南从事。李巨川草荐宪表,盛述廷筠之屈,曰:“蛾眉先妒,明妃为去国之人;猿臂自伤,李广乃不侯之将。”顗克绍其业,善以隐僻绘事为能。仕高祖,官至常侍,卒。”
   温顗克绍其业善绘画之事。克绍,能够继承。《书·冏命》:“俾克绍先烈。” 宋朝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云:“吴兴沈徽,乃温庭筠诸甥也,尝言其舅……善杂画,每理发则思来,辄罢栉而缀文也。有温顗者,乃飞卿之孙,宪之子,仕蜀,官至常侍。无他能,唯以隐僻绘事为克绍也。”这段文字从正面、侧面两次说明被称为“花间鼻祖”的温庭筠能画,这一点一直为人忽略。也说明温顗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位画家,但是否克绍诗词史书无记载。
   温顗在《北梦琐言》中为长相丑陋,也“克绍”其祖温庭筠。温庭筠,也有人说其“温钟馗”。其长相丑陋,不修边幅。他与宋人一写愁高手,亦因貌丑而被称为"贺梅子"的贺铸遥相而对。但温庭筠似乎因此而带来的祸患更大,貌丑还延及到了后人。温庭筠孙子温顗,官至常侍,别无他长,就是善于隐僻绘事。后来游至四川,本来想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到州牧门下做个门客,结果当面被拒绝,理由是他长得太像他爷爷温庭筠了,长得太悲情了。顗之子郢,魁形,也“克绍”其祖,亦以奸秽而流之。《新唐书》、《旧唐书》都没说温的长相如何。《北梦琐言》是宋人孙光宪写的稗官野史,带有点野史味道。温钟馗的外号也是这本书起的。但是《旧唐书》说他“不修边幅”,《新唐书》说他“无检幅”。显然是很邋遢的。按现在看来就是蛮嬉皮朋克。从当时角度来看,帅哥肯定算不上。再说,后来和人打架,被人打掉门牙,卖相有损。至于温顗长相史书也记载,在《十国春秋》温顗列传没有说其长相,也没有提及其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