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中山人物

谭杏

[公元1895年-1996年]

谭杏为[公元1895年-1996年]

  谭杏(1895—1996)
  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6月14日出生,南蓢崖口村人,出身华侨家庭,嫁翠亨村杨东为妻,人称杨伯母。政协中山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早年随丈夫在大连铁路局生活,育有三儿三女,大女杨日松、二儿杨日韶、三儿杨日璋、四女杨日增、五儿杨日昕、 六女杨日芳。“九一八”事变后举家返回翠亨。
  其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受丈夫爱国思想影响,支持抗日游击队抗日救国。丈夫与6个儿女都投身抗日,加入抗日游击队,两个儿子先后献出宝贵生命。被誉为革命母亲。
  民国28年(1939)秋,二儿日韶决定参加抗日游击队,其鼓励儿子前往,不必惦记家里。1941年,中共南(南海)番(番禺)顺(顺德)中心县委委员谢立全在其家养病,其为谢煎药、做饭,悉心照料,设法避过敌人的耳目,确保安全,使谢立全康复返队。1942年春,从日韶的来信中得知五桂山抗日游击队战士缺衣少粮,立即把家里仅存的两石(今约160公斤)稻谷碾成大米,携带着小女日芳把大米送到游击队。在游击队给养极度困难时,其把自己大半生积存的9000多元和一批稻谷,全部送到游击队,甚至把自己妆嫁的金首饰贱卖换来稻谷,送到游击队,还动员自己的嫂子把卖猪的钱借给其用以接济游击队,最后连祖辈留下的2亩薄田也卖掉。游击队的同志到其家,其总是热情接待,把家里能够吃的东西,哪怕是红薯、芋头都拿出来,让他们吃饱。战士们知道其家也十分困难,婉言谢绝,但其坚持让战士吃饱,好去打鬼子。
  1942年5月,日韶在游击队夜袭浮墟的战斗中牺牲,游击队领导谢立全、谭桂明、欧初告知并慰问其,其强忍心中的痛楚和泪水,认为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日韶死得英勇,有这样的儿子,做母亲也感到光荣。并从房里拿出一条红头绳,一圈一圈地缠在四女日增的辫子上,嘱咐女儿好好记住哥哥,以哥哥为榜样。后来,又把大女儿日松送到游击队当交通员。1944年4月,三儿日璋在游击队夜袭石岐附近的张溪战斗中牺牲,其得知时,把牙咬得紧紧,硬是把泪水吞进肚里,倔强地对前来慰问的游击队指挥部领导林锵云表示为民族生存,救国救民,儿子牺牲是有价值的。之后,再把四女日增、小女日芳和五儿日昕送到游击队,继承哥哥未竟的革命事业。
  民国34年(1945),日军大量增兵中山,对五桂山区和九区(今黄圃)发动大规模扫荡后占据一些乡村,在-期间,其并没有被吓到,联系廖嫂、贺婶(后为革命牺牲)、肖伯母等革命群众,一起掩护留在中山坚持斗争的部队领导,为部队收藏0、弹药,经常为游击队搜集和传送情报,救护伤病员。其丈夫虽上年纪,仍为游击队送信、送粮食,在日军于翠亨仰仙祠旁边烧毁抗日宣传品及其他物品时,冒险捡回孙中山于1921年鼓励村中学生学习而亲笔题写“后来居上”的墨宝,珍藏于家中,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翠亨孙中山故居成立纪念馆,将该墨宝捐献给故居纪念馆。抗战胜利后,谭杏功成不居,淡泊名利,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安度晚年。
  1996年3月18日于中山石岐去世,安葬于翠亨村犁头尖山麓,中共中山抗日游击队原领导人欧初亲笔题写“革命母亲”四字,刻在其墓碑正面,墓碑后面刻有墓记,赞扬其倾家产支持抗日,临危不惧投身革命的伟大精神。
  


  南朗镇   南朗镇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位于中山市东部,西靠五桂山,东临珠江口,北接中山火炬开发区,南连珠海市,与香港隔海相望。辖区土地面积218.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1万人,旅居海外侨胞近5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是著名的侨乡。交通便利,京珠高速、中江高速、中拱公路、广珠城际轻轨和中山东部快线纵横贯通,…… 详细++
同年(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