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娄底市> 涟源人物

谭戒甫

[公元1887年-1974年]

谭戒甫为[公元1887年-1974年]

  谭戒甫
  (1887-1974)
  
  先秦诸子楚辞金文专家。
  湖南省湘乡县(今涟源市)人,1887年3月生于农民家庭。1905年考入湖南游学预备科。1909年,考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学习电机工程。1914年后,到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教语文课。1928年在武汉大学中文系任讲师一年,后被聘为教授,讲授“诸子要论”、“诸子专书研究”、“目录学”、“形名学”。1938年9月到1945年,先后在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贵州大学、贵阳师范学院等校任教授,曾任西北大学、贵州大学中文系主任。1946年2月,到湖南大学任教授、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53年高校院系调整,调回武汉大学,任历史系教授,着力研究先秦诸子、楚辞和金文。
  他一生主要研究先秦诸子,次为楚辞、西周金文。在先秦诸子的研究方面,主要有《墨辩发微》、《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墨经分类译注》、《庄子天下篇校释》、《校吕遗谊》等著作。他研究先秦诸子最突出的贡献是发现形名学与墨经小取论式(近似西方的逻辑学),并对这两个发现,在所著《墨辩》、《形名》二“发微”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阐述。1919年,写出了《墨经长笼》稿本,经刻苦钻研,又发出了形名学。他说:“形名二字的含义,若利用现代语文作解释,是容易清楚的。因为凡物必有形,再由形给它一个名,就叫‘形名'。由是得知:形名家只认有物的‘形',不认有物的‘实',他以为‘形'即是物的标志,‘名'即是‘形'的表达。物有此‘形',即有此‘名',由此说来,天下万物,‘形'、‘名'二字可以括尽。故公孙龙总揭其义,叫做‘形名',以成其学"。因此,1920年7月,谭戒甫专门研究公孙龙子,将原来辑有的公孙龙子各种材料,结合墨经进行研究。《墨辩发微》是一部研究《墨子》书中《上、下经、说》和《大、小取》等六篇辩学的专门论著。《公孙龙子形名发微》一书则是《墨辩发微》的姊妹篇,是他集中多年研究墨家、名家的心得,二“发微”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哲学研究所,他即和苏联科学院立约译注墨经,1957年就完成了《墨经分类译注》。反复修订过颜昌尧的《管子校释》稿本,其中还有不少见解为郭沫若等的《管子集释》所采用。可见,他对诸子的研究既深入,又比较全面。
  他另外两部著述《庄子天下篇校释》、《校吕遗谊》,是自1928年起,在武大任教时的教本,几经修改,日积月累而成。《庄子天下篇校释》是精心之作,此书对了解当时各家学派的源流及其演变的分合,有很大的启发。
  对于金文的研究,他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董武钟传》是其最早的一篇研究金文的作品,1933年脱稿,于1936年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五卷上发表。以后,他对一些金文资料不断地积累、研究。解放后,他由中文转教历史后,对西周金文的研究进一步加强,渐有成就,并拟定撰写《西周金文综合研究》,其中有些篇先后在《考古》、《中华文史论丛》、《西安人文杂志》、《武汉大学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等国内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他从事金文研究,力主对西周史料的某些方面,用地下出土的文字资料对勘,加以补充修正,使学习周史者得到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应用。
  1974年逝世,终年87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相关院校:

武汉大学

同年(公元188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