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肇庆市> 广宁人物

罗国杰

[公元1896年-1929年]

罗国杰为[公元1896年-1929年]

  罗国杰(1896-1929),字洞时,乳名杵勋,广宁县带洞乡蕉坑村人,1896 年出生于一个富有家庭。父亲罗昌帮,是本地一家纸厂的老板,母亲吴氏,是个农村妇女,性情温顺。罗国杰 7 岁入私塾读书, 16 岁到广宁“元恺学堂”读高小。
  1918 年,罗国杰考入广东省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在本校阮啸仙、刘尔崧、周其鉴、张善铭等进步学生领袖的发动下,参加了广州学生爱国- 和- - 。为探求真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提高了对革命的认识。l921 年夏,经周其鉴介绍,罗国杰加入了共产党组织。
  1922 年秋,罗国杰从甲种工业学校毕业,留在广州从事工人运动。其间,他曾回到家乡,在他父亲开办的纸厂和其他纸厂对工人进行革命启蒙教育。他对纸厂工人说:“我家的富有,是祖辈靠剥削工人、农民得来的,你们终年辛勤劳动,得不到温饱,这是由于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所造成的。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只有工农团结起来,同地主资本家进行斗争,打倒封建势力,推翻统治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一个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大家才会过上好日子。”他的宣传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骂他“读了书回来反对老子”,是“读枉书的败家仔”。为此,他与父亲展开辩论,父子之间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1923 年 8 月,罗国杰再次返回广宁,向扶罗、带洞、白花、马径一带纸厂工人演讲宣传,发动工人争取- 结社自由和改善生活。鼓动纸厂工人向厂方提出组织工会、提高工薪的要求,但遭到各地厂主的极力反对。纸厂工人立即在罗汶口一带- - ,宣布 。由于 相持日久,工人生活陷入困境。罗国杰与留省学生陈伯忠向留省的广宁籍工人、学生募捐筹款,接济 工人,使纸业工人 得以坚持下去并获胜利,厂主最后被迫接受工人的加薪要求。罗国杰趁势发动各地纸厂工人成立了“广宁县纸业工会联合会”,一时入会者达 400 多人。
  1924 年初,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为工农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924 年 3 月 25 日,罗国杰与周其鉴、胡超等人,在广州邀集广宁籍的共产党员和觉悟工人、学生开会讨论回乡开展农 动,成立广宁农民协会问题。4 月 8 日,罗国杰被派遣先期回到广宁主持筹办农会工作。4 月 10 日,周其鉴、胡超也从广州回到广宁,与罗国杰进入江屯区,准备在那里设立广宁农会办事处。11 日,他们约集在广州所联络的筹办员到江屯召开筹办会议,对宣传、组织、经济、立案等问题作了研究,并确定成立农会筹备处,由周其鉴,胡超任筹备处主任,罗国杰任秘书。会后,周其鉴、罗国杰和胡超抓紧开展宣传发动工作,逢圩期在江屯圩演讲。经过 10 天的努力,农民签名加入农会的已有 3000 户。
  1924 年 8 月 11 日至 l3 日,罗国杰与周其鉴,陈伯忠、王世禄、谭鸿机等农运领导人集中带洞举行了一次具有战略性的重要会议,制订出开展农运工作的两个大纲和四个细则。为实现大纲,罗国杰、陈伯忠、王世禄、谭鸿机负责开辟绥江下游各地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发动,全县已发展会员 1 万余家。10 月 6 至 7 日两天,广宁县农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作出了组织农民自卫军和开展减租运动的决定,并选出第一届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周其鉴,副委员长陈伯忠,秘书罗国杰。
  罗国杰在广宁活动中,十分重视做好建立和发展中共组织及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在工农运动中培养了一批有政治思想觉悟的工农积极分子,并吸收这些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1924 年 11 月,中共广宁支部正式成立,周其鉴为书记。罗国杰也参加了广宁支部。
  在开展广宁农 动的同时,周其鉴、罗国杰还积极开展广宁工人运动。他们经常在县城宣传演讲,对工人说:“工人农民就象左右手,要互相帮助,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打倒地主和资本家。”经过宣传发动,1925 年初组织了“广宁县工会联合会筹备会”。3 月,正式成立了“广宁县工会联合会”,入会者三四百人,罗国杰参加了成立大会。县工会联合会成立后,发动工人与资本家作斗争,首先在饮食行业取得了增加工资的胜利,随后又声援县农会的减租减息斗争,有力地支持了农 动。
  1925 年 5 月 1 日,广东省农民代表大会开幕。罗国杰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和决议审查委员会委员。
  1925 年 6 月,中共广宁县委成立,叶浩秀任县委书记,罗国杰被选为县委委员。从此,广宁农 动在县委的领导下迅猛发展,使广宁成为全省农运最发达的县份之一。
  1926 年 1 月,广东省农民协会西江办事处在肇庆设立,已被任命为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罗国杰,于同年 5 月调到西江办事处当书记(秘书),协助办事处主任处理公务,还腾出时间深入一些县指导当地农会开展农 动。
  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政变,西江也发生了“四一六”- 大屠杀。4 月 16 日晚 8 时,西江农会办事处和高要县农会被广东守备军第一- 兵包围,一批农运领导人被逮捕杀害。当时罗国杰刚巧上了街,忽听到 军队一声“- ”,立即机智地隐蔽起来。三天后,他秘密坐船转移到高要县禄步,机智脱险。不久,中共广东省委派黄学增到西江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领导西江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 派。同年 11 月。中共高要县委成立,罗国杰担任了县委常委。
  广州起义失败后,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在全省各地继续举行武装暴-动 ,并制定了西江暴-动 工作大纲,以广宁为发动西江暴-动 的第一个中心,广宁暴-动 后,即向高要、德庆、四会发展,并与北江的清远、阳山和广西的怀集相呼应。为加强对广宁暴-动 的领导,中共广东省委派黄学增兼任广宁县委书记,同时把罗国杰从高要县调回广宁县委工作。
  罗国杰回到广宁后,与县委其他成员加紧进行武装暴-动 的准备工作,把失散的农军召集回来,经过改组,成立了一支有 300 余人的农民赤卫队,作为暴-动 的骨干队伍。同时,以广宁县农民协会名义印发了《告全体会员书》,号召全县农会会员起来暴-动 ,组织苏维埃政府,实行土地革命。
  在广宁县委领导下,广宁农民赤卫队于 1928 年 2 月 25 日举行暴-动 ,武装进占螺岗圩。当天,广宁县委在螺岗镇安府召开有 3000 余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布成立广宁县苏维埃政府,罗国杰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这是在西江地区诞生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广宁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立即没收螺岗圩的地主谷仓。2 月 28 日,广宁县国民党政府纠合广宁、高要、德庆三县联防民团,大举向螺岗进犯,企图扼杀新生的革命政权。苏维埃政府一面组织农民赤卫队主动撤出螺岗圩,一面派人潜入县城散发传单、张贴布告,在城头上放火,牵制和扰乱敌人。农民赤卫队在扶溪、江美、石涧一带与来犯的敌人展开英勇的斗争,终因寡不敌众,只好转移到绥江下游开展游击斗争。
  1928 年 3 月 22 日,中共广宁县委机关被 派包围破环,黄学增、罗国杰率领广宁、高要部分农军,转移到广西大黄岗附近活动。同年夏天,农军遭到怀集、封川等县 民团的四面包围攻击,黄学增、罗国杰率领农军星夜转移。一个月后,罗国杰又回到广宁,与县委其他领导人一起组织“夏收暴-动 ”,原定 7 月 17 日举行暴-动 ,武装割据县城,但没有成功。8 月初,根据省委意见,中共广宁县委改组,罗国杰担任了县委书记,继续发动农民准备新的暴-动 。
  1928 年 9 月,中共广东省委执行中央指示,为加强北江工作,创造粤赣湘边区的割据局面,决定恢复曾一度解体的北江特委,并派得力同志前去工作。同年 10 月 27 日,杨石魂、罗国杰被省委派往北江,分别担任北江特委书记和秘书。1929 年 1 月 2 目,北江特委机关遭受敌人破坏,领导人几乎全部被捕杀害。罗国杰与特委常委陈魁亚根据省委指示,迅速恢复了北江特委。
  同年 3 月下旬,北江特委暂时撤销,罗国杰调回省委重新安排工作,不幸在广州被 派逮捕并秘密杀害,时年仅 33 岁。
  
同年(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