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人物

欧阳忠鹄

[清][公元1849年-1911年]

欧阳忠鹄为[清][公元1849年-1911年]

  欧阳忠鹄
  (1849-1911)
  清末维新派学者。
  清浏阳县人。字节吾,号瓣疆(也作瓣姜)。道光二十九年(1849)生。小时从父受读,工文辞。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明年考授内阁中书。居北京谭继洵家馆,教授谭嗣同兄弟。他推崇王船山,对谭嗣同前期思想有一定影响。光绪四年(1878),应漕运总督杨昌濬延聘,课其子4年。九年,赴京参加会试,未取录,即行南归。
  光绪十二年(1886),欧阳忠鸽入浙江学政瞿鸿机幕,协助整顿校经精舍,调取高才生肆业其中,订立教规,破除汉学、宋学门户,转移士人风气。后入京供职,协修会典,兼方略馆校对。在京多年,等待铨选,欲俟补缺后截取外用。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京城局势紧张,他请假回湘,因信风水之说迁葬父墓,颇为士论所短。
  光绪二十二年(1896),湘中旱灾,欧阳忠鸽受巡抚陈宝箴委派,赴浏阳办赈。并支持谭嗣同、唐才常等倡导变法,尤以兴实学为急务。他将谭嗣同所写信件删去十分之二,加批附跋,刻为《兴算学议》一书刊布。又与潭、唐等共同筹划,在浏阳创办算学社。是为湖南全省新学起点,也是湖南维新运动的开端。
  光绪二十四年(1898),维新运动中,欧阳忠鹄入陈宝箴幕府。虽然主张改弦更张,却对时务学堂、《湘报》宣扬康有为“孔子改制”学说和民权平等主张,颇为不满。坚持封建政治伦理观念,利用抚幕身分,虽自称“于新旧两无所附”,实际上对维新派人士予以遏制,也为守旧者张目。
  欧阳忠鹄晚年任广西提法使,1911年冬病卒。有《瓣姜精舍主人自书所著诗稿》3卷。

同年(公元184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