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阳江市> 阳春人物

马如杰

[公元1914年-1984年]

马如杰为[公元1914年-1984年]

  马如杰(1914-1984年),又名德良,广东省遂溪县界炮乡老马村人。
  出身贫农家庭,少年时在家乡界炮村读私塾。1938年参加抗日活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老马村党支部书记、中共遂溪县西北区委委员。为掌握国民党政府的基层政权,以利于建立抗日革0据地,经中共遂溪县委、西北区委批准,出任老马村保长,掌握一批 枝作基础,组织抗日联队,进而改编为由共产党领导的南路抗日游击队。其同胞兄弟四人均参加革命。1946年6月,如杰奉命北撤到山东解放区,进华东军政大学读书,1947年秋,受党组织派遣南返家乡组织武装斗争,担任中共遂北县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纵队第二支队第八团政治委员、第二支队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遂溪县县长、中共徐闻县委书记、化州县委书记。
  1953年7月阳春县完成土地改革。11月新任县委书记马如杰在中共阳春县委扩大干部会议讲台,传达《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同年冬肩负背包到附城高寨,带领办社工作组建立阳春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附城高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住进老贫农柯荣溪家,以一块半床板搭起床铺,和荣溪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赶牛犁田、挑粪施肥。1954年早造,高农业生产合作社比上年同期增产一倍八,晚造又获大增产,吸引了全县各区、乡广大干部前来参观,带动了全县各区、乡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春,为高建起全县第一个蓄水灌溉的小山塘,带动全县掀起兴修小型山塘、水陂热潮。他艰苦朴素,到各区调查研究、指导工作,都独立骑上自行车,长途跋涉,车后捆着被席和简单行李。在其足迹所到之处,均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
  1957年2月,马如杰再任中共阳春县委-,带领县委一班人领导全县各农业生产合作社掀起大办水利0。任命副县长林举英为西山陂工程总指挥,调动全县劳动力协作,在西山河的西风坑口筑坝开渠,灌溉漠阳江河西平原。短期内西山陂、龙湾陂、响水陂三大骨干工程于1958年先后建成通水。同时,还建成一批中小型山塘、水陂和水库,使20多万亩农田消除旱患。
  1958年,全省刮起“学麻城,赶麻城,粮食亩产超万斤”的浮夸风。同年7月8日,马如杰带领春城全体机关干部到南门垌种试验田,搞“蚂蚁出洞”密植,过量重施氮、磷、钾肥,结果禾苗发热腐烂失收。经实践证明不能“亩产万斤”,他坚持实事求是,向上汇报粮食产量。同年9月,全县搞大炼钢铁群众运动,马如杰带领县委机关干部,在春城垌尾村东建土高炉,亲手拉起鼓风机燃烧木炭炼出生铁,实践又证明用土山塘、炮楼烧铁矿石的失败。同年11月,调湛江专员公署任副专员,他深感“浮夸风、命令风、共产风”坑害人民群众。对出现三年经济困难十分痛心,遂向组织表示愿意重返阳春,贯彻《人民公社六十条》,领导群众发展生产,克服困难。
  1961年3月撤销两阳县,恢复阳春县建制,马如杰第三次返阳春,担任中共阳春县委-,看到阳春人民遭受“浮夸风、命令风、共产风”之后,粮食歉收,面临春荒,立即提出:“见缝插针,大种早熟作物,渡过难关”,在旱地、五边地扩种红薯、粟类。他带领工作组继续到附城公社高大队蹲点,贯彻按劳分配政策,恢复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取得经验,推广全县。1963年全县经济形势迅速好转,粮食生产连续三年增产,物价稳定,市场兴旺;因三年经济困难而患病的人恢复健康,县人称马书记贯彻了“救命政策”。1965年8月调任广东省贫下中农协会副秘书长。
  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掀起的“一月风暴”席卷全国,阳春县军管会支持“造反派”组织,夺了中共阳春县委、阳春县人委的权。3月13日,马如杰被“造反派”派人到广州揪回阳春批判斗争,株连全县数百名干部,称为“马如杰黑班子”,被绳捆索绑巡街游斗。1968年夏天,马如杰在被监护的牢房里,认真阅读毛泽东著作,静观时局的变化,认定阳春当时的领导,贯彻“林彪 路线”,借口读毛泽东的语录反对毛泽东思想,打着“文攻武卫”的旗号挑动武斗;阳春出现乱打乱杀,使近二三千人无辜丧生;从中央到地方被打倒一大批干部。这样打着“革命委员会”招牌干坏事,是林彪篡党夺权的-阴谋。于是他在被斗争的公开场合,当众指斥林彪。同时,在1969年3-7月,他先后三次给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写信,反映阳春县“文革”中的丑恶现象。信里最后说:“请党中央派人下来调查‘文革’中发生的问题,并把我反映的情况印发给全党开展大辨论,彻底清算林彪的罪行,肃清流毒,使中国共产党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结果,信被湛江地区执行林彪路线的人截获,送回阳春公安军管小组,作为现行-大案的“罪证”,下令“限期破案”。
  1969年8月17日,马如杰被以“现行-”罪,正式逮捕入狱,从阳春押到湛江,在不到五个月里,先后受审讯47次,他面对审讯人员,激昂地说:“我讲的、写的都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和军队的大是大非问题,关系祖国、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我向党中央、毛主席提建议,完全是从革命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我懂得党内民主,共产党员有不同意见,有责任向党中央反映,讲错了可以批判,也可以保留意见。难道这样提个意见就是-?我马如杰坚信共产主义,压是压不倒的!”审讯毫无结果,而阳春县革委会一位领导却在马如杰的审卷签署了“判处死刑”。马的妻子王仲三次赴北京上诉。广东省当局批复,判处马如杰有期徒刑十五年。林彪死后,--集团的爪牙继续破孩马如杰,办案人把案卷中马如杰反对林彪的材料改为“攻击伟大领袖”。
  1978年9月28日中共湛江地委召开大会,宣布马如杰冤案平反;11月18日《南方日报》第一、二版刊登《广东省委为马如杰同志彻底平反》的长篇通讯和《顶风傲霜绿油油》的报告文学。中共广东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向马如杰同志学习”。阳春许多患难与共的干部往广州探望身受伤残的马如杰同志,他表示愿意重返阳春,与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治愈“文革”的创伤,落实政策,发展生产。但马身负伤残,年事已高,不能驱车数百里重见阳春人民和战友。1984年8月马如杰在广州病逝,终年70岁。中共阳春县委、县政府及各机关派代表往广州向其遗体告别,参加追悼会,寄托阳春人民的哀思。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