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邵阳市> 邵阳人物

马邻翼

[公元1865年-1938年]

马邻翼为[公元1865年-1938年]

  马邻翼
  (1865-1938)
  中华民国教育部次长,教育家。
  湖南省邵阳县人,回族,1865年出生于邵阳县城一个伊斯兰教世家。自幼受到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熏陶,民族民主意识强烈。1902年中举人,同年参加邵阳贺金声组织的“汉佑民灭洋军”斗争,立志反帝救国。1904年公费留学日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开始接受西方民主思想。1905年学成归国,任湖南省视学,兼全省师范传习所监督,创办妙高峰简易师范及邵阳驻省中学。1906年冬奉调清学部任总务司主稿兼侧例馆帮办,还担任了-筹备处筹备委员,参与-活动。1908年任补学部普通教育司主事,搜选公牍刊为《学部奏咨辑要》一书,又编制《全国教育统计图表》,为中国教育有统计之始。当时,他与侍郎严修、咨议危静生被教育界号称“学部三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被委任为教育部首席参事,后任甘肃提学使、教育司司长、实业司司长、甘凉道尹、教育厅厅长等职,创办师范、法政学校和中小学200多所,选送出国留学生100余人,为开发西北培养了一批人才。1918年调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未到职即调直隶省任教育厅厅长兼国务院咨议,负责厘订学校规程,设立贫民免费学校100余所。1921年5月任教育部次长,后任教育部代理部长、国民政府行政院顾问、国宪起草委员、蒙藏委员会委员、公民大学校长兼华北学院院长等职。
  他一生经历复杂,任职更迭频繁,始终以教育救国为己任,创办和参与创办的师范和中小学数百所,为近代教育改良和回族教育的革新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作为一名回族人士,他对回民教育尤为关心。1906年在邵阳西郊清真寺创办借进小学,同时创办清真女学院、穆民工厂、马氏励学社、宝庆励学社,自捐田产三分之二为基金。1908年在北京与王浩然阿訇等在牛街清真寺创办清真小学。1912年后,在甘肃创办的277所学校中,有回民清真学校100余所,为西北回族教育奠定了基础。1932年,他将邵阳偕进小学改为中学,扩建校舍,添置图书仪器,回、汉学生兼收。他通过数年奔走呼号,于1930年由国民政府指拨华新纺织公司官股30万元作为回民教育基金。
  他是一位有着强烈爱国心的教育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等地沦陷,他忧国忧民,书写植联自勉:“苟全性命于乱世,坚持志节以终身。”1938年9月27日病逝于北平,终年73岁。著有《新教育学》、《伊斯兰教概论》等书。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同年(公元186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