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韶关市> 乳源人物

刘天锡

[宋]

刘天锡为[宋]

  刘天锡,字梦征,号东斋,江西清江(今江西省樟树市清江县)人,南宋时任韶州府司理。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刘天锡受韶州知府差遣,前来乳源负责筹建乳源县,历时两年零4个月,完成筹建事宜。刘天锡在筹建乳源县期间,摄政4年。此间,重视当地的教育事业,建造学校,“撤境内浮屠之无名者二十区,取其材砖,甃县学以树牌坊”。招贤纳士,聘请贤达儒才来乳源任教。“敦请宿儒为师,取属乡曲江、乐昌之弟子员与凡民俊秀,皆来乳入学”。始而僻在山谷的乳源文教之风兴起。故此,有称刘天锡“德教远播,学行绝伦”。乾道七年(1171年),新县尹肖光大到任代政。后来,刘天锡定居于乳源九仙樨水(今乳城镇健民下车村)。乾道七年(1171年),刘天锡亲笔撰写了《乳源县记》(《乳源县志·乳源县记》),并立碑刻于其上。此后,《韶州府志》、《乳源县志》以及其他有关史料均将此文收编入志,以备后人查考。同年,韶州知府周舜元为表彰刘天锡建县之功,授予“开乳元勋”匾额。
  刘天锡墓坐落在乳城镇前进林屋西面春臼岭半山腰,山形叫“观音座莲”,相对高度约50米,墓坐南向北,封土堆,石块垒筑墓面,无碑,占地约50平方米。
  现在乳城镇、大桥镇等地有许多刘天锡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