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人物

刘培善

[公元1912年-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刘培善为[公元1912年-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刘培善
  刘培善
  (1912—1968)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福州军区政治委员。
  湖南省茶陵县人,1912年9月4日出生在茶陵县腰陂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投身农-动,1929年1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班长、湘赣游击大队青年干事、茶陵独立团连指导员、安福独立营政委、红军第三团政委、湘赣省委挺进纵队政委。参加了湘赣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8月,红六军团主力西征后,奉命与谭余保、段焕竞等率部在湘赣边界地区坚持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6月,在湘赣省委书记叛变的危机关头,他与谭余保、段焕竞等一起主持召开了棋盘山会议,成立了新的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他任省委委员、游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第一支队政委。率部以武功山为依托,在江西永新、莲花、萍乡、安福、宜春等地坚持斗争。后来,第一支队整编为湘赣独立一团,他任政委,继续在莲花、茶陵、宁冈边界打击敌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湘赣独立一团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任团政委。在陈毅领导下,挺进江苏敌后,开创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在镇江、句容、丹阳、金坛一带与日伪军作战,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该团被称为“老虎团”。1940年6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政委,后任第一师第二旅政委。参加了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战斗。在著名的黄桥决战中,率领苏北二纵队在黄桥北面阻击援敌,全歼敌人一个师,为这次决战胜利作出了贡献。1943年10月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在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华中野战军七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十纵队政委兼中共苏北区委书记、华东野战军十纵队政委、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盐城阻击战、涟水保卫战和泰安、孟良崮、淮海、宁沪杭、福州、厦门等著名战役,屡建战功。在1946年7月至8月的苏中战役中,率部英勇作战,为取得七战七捷的巨大胜利作出了贡献。1948年8月,率部参加济南战役,俘敌万余人,毙伤敌400余人。在淮海战役中,指挥部队歼敌4万人,出色地完成了-交给的固镇追击、鲁楼堵击和歼灭李弥兵团、邱清泉兵团等任务。在横渡长江、攻克上海、占领福州、解放厦门等战斗中均建立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副政委、福建军区政委、福州军区政委等职。在解放初期的福建剿匪中,他冒着漫天风雪,亲临龙岩地区的长汀指挥战斗,消灭了福建境内的土匪,受到毛泽东主席通电嘉奖。任福建、福州军区政委期间,坚决保卫国防安全和加强部队建设,经常深入海防前线和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年代,他以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的身份,到江西瑞金、福建龙岩等老区农村调查研究,就“五风”问题向省委常委会议作了汇报,提出了解决农村问题的建议。
  “文革”开始后,他坚定地执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却被林彪-集团视为眼中钉,1968年5月8日被破孩致死,时年56岁。1978年5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他在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和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长期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努力奋斗,鞠躬尽瘁,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指挥员。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经历历史事件:
豫东战役 (公元1948年)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