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蕉岭人物

刘国桢

[公元1899年-1934年]

刘国桢为[公元1899年-1934年]

  刘国桢(1899—1934),家名宝贤,号蔚孙,三圳镇东岭村人。其祖父永蔚,旅印尼小商。父月舫,清末秀才,长期在乡“川上 书院”牖民学校执教。月舫生三子:国桢、国彬、刘健。国桢5岁启蒙,牖民学校毕业后升入蕉岭中学,高中在梅州中学及东山中学就读,毕业后回母校牖民学校执教一年,曾撰牖民学校校歌,歌词:“栽成后进,劲节高风,他年翠柏苍松。中流砥柱,钟鼎铭功,壮哉吾校英雄。”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早日成材为国效力。
  刘国桢执教一年后离校往印尼协助祖父经商两年,回国考入上海大夏大学,1925年毕业后任上海市教育局视察。期间,常向名学者马寅初、马叙伦两教授请教探讨教育问题。不久,被任命为浙江省瑞安县县长。
  国桢任县长期间,廉政爱民,离任时当地百姓送给他一把绣上“洁己奉公”4个金字的锦轴。1930年调任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1934年夏,积劳成疾,辞职往浙江温州治疗时逝世,年仅35岁。其灵柩经水运至蕉岭兴福神宫渡(今太平宫),其故乡牖民学校师生步行越山20华里迎灵;追悼大会上,县内士绅,生前友好无不叹息他英年早逝。
  刘健(1904—1995),国桢胞弟,号建人,家名育贤,学名国材。1926年大夏大学毕业后参加北伐。同年秋,回蕉岭任蕉岭中学校长,时年22岁,名律师钟焕新、海丰县前县长黄干英、蕉岭中学前校长徐凤鸣等均是他当年的学生。1928年,他辞去蕉中校长职到浙江参加第一届县长考试夺冠,被任命为浙江省天台县县长,时年24岁。
  国桢、刘健兄弟同任县长,名噪乡里。村里人誉其母“一腹两知县”。县内名儒徐省吾贺其父月舫祝寿诗云:“慈竹百年堂上荫,甘棠二子浙东栽。”县内外传为佳话。
  1937年7月刘健任贵州省建设厅秘书,如期完成滇缅公路建设,受到上峰嘉奖。1945年8月,他先后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工作,时值蕉岭遭受特大水灾,乃配合广东分署第六工作队队长丘镇英,调拨大量粮食物资赈济蕉岭灾民。
  1949年秋,刘健离广州赴台湾,曾在台湾师范大学,世界新闻专校等院校任教授,1976年退休后,常为在台乡亲办事。1995年3月,病逝于台北,终年92岁。


  三圳镇   三圳镇行政区域面积 91.8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965 公顷,山林 5066 公顷,辖九岭、芳心、招福、福北、河西、顺岭、台塘、铁西、东岭 9 个村 144 个村民小组和 1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共 4316 户 16831 人(其中农业人口 3916 户 15763 人)。是蕉岭县现代农业示范镇,也是省无公害生产基地。辖区内有万亩良田,千亩蔬菜、千头瘦肉猪…… 详细++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