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江门市> 蓬江人物

李杜文

[明]

李杜文为[明]

  李杜文,生卒年不祥,字士楷,号太浣,新会县荷塘镇(今属蓬江区)人。生于明嘉靖年间,10岁能作文,未成年便补作生员。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皇帝下诏要挑选全国贤才俊士去充实北方的雍州,称此举为“选贡”。李杜文参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被选任浙江绍兴佥判。一到任后就废除那些繁重的差役,订正盐法、水利、仓储三大治理法规。参议刘毅、尚书沈应文都写文章称赞他。此后,他先后曾代理过萧山、会稽、山阴、余姚、诸暨等5个县的政务。他管理萧山仅3个月,离任时,萧山县民竟围着车子不让他走,又在西陵的交通要道旁竖立“德政”和“去思”两块石碑来表彰和怀念他。经他挑选取录之士,如王向、高倪、元璐等人,都在童年便才智出众。督学陈大绶在检录各地首批选送名单时,都佩服他的精确鉴别。余姚县是浙江一带最复杂、最难治理的地方,他治理的时间特别长久。余姚宦家子弟胡时麟、陈鍭等人犯了事,都被他按照律法惩处。两湖是相邻3个县赖以灌溉的水源,民众互相争夺,纠纷从明朝洪武至万历年间(1368—1619年)长期没有得到解决。李杜文摸清实情,兼顾各地利益,一锤定音,作出了公平的判定,3个县的民众都服从他。他把判定情况上疏,并将判定刻上石碑作为条例。凡是经过李杜文审理判断的官司,再没有翻案复议的。任期届满后,因考核优秀回京朝见。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秋季,擢升为云南弥勒州知州,署云南临安府知府。弥勒州城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地,李杜文把民众管治得服服帖帖。弥勒州的城墙本来是土垒的,他首先把四周城门改建成石垒城楼,其余城墙也按次序修筑牢固,并按照古代的典范迁建了学宫。此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景象便逐渐有起色。他的学生杨绳武中举后官至兵部尚书、三边总制。
  李杜文在外地为官数十年,但两袖清风,囊空如洗。他的祖屋先前让给两个叔叔居住,自己告老还乡后只好租赁房屋栖身,曾经有一群大盗趁夜入屋抢劫,同村50多户仅有李杜文一家幸免。初时,这些盗贼并不知道是李杜文的家,破门进屋看见题榜,才后悔错入,并告诫同党说:“李先生是个仁义之人,残害他不吉利。”县令叶宪祖尊重李杜文的贤能,经多次邀请,他才肯当乡傧。后卒于乡。著有《易删补注》、《息怀录》、《太浣子集》、《判语纪》、《启柬录》等书。
  同年(公元9999年)去世的名人:

余经 (?~9999)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谢升庸 (?~9999)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
叶文保 (?~9999)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李质 (?~9999)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
郑锦龙 (?~9999)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
黄叔显 (?~9999)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
+ 更多公元999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