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人物

李鼎新

[公元1862年-1930年,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李鼎新为[公元1862年-1930年,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李鼎新,字成梅。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1862年(壬戌年)5月15日(清同治元年四月十七日)生。 1875年(光绪元年)春,李鼎新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为第四期驾驶班学生,与刘冠雄同学。1880年李鼎新毕业,上“扬武”舰实习。1881年底,船政学堂派出第二批出洋学生,李鼎新是仅有的两名驾驶学生之一。1882年春到英国,先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毕业后在皇家海军“斯卫福舒尔”舰实习,旋返格林威治海军学院进修炮术,曾随英舰游历北海及西印度群岛。
  效力北洋
  李鼎新,1886年李鼎新学成回国,调入北洋舰队,授以五品军功补用千总。1889年(光绪十五年)2月,清政府按《北洋海军章程》额设官缺任命各级军官,以五品军功补用千总李鼎新升署右翼中营游击,任“定远”舰副管驾。1892年李鼎新三年期满,实授右翼中营游击。
  甲午之战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李鼎新随舰队参加了黄海海战,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定远”舰指挥中弹受伤,李鼎新协助管带刘步蟾指挥作战,发炮击伤日舰多艘,表现出色。10月21日,李鸿章奏保海军出力员弁,李鼎新以参将尽先补用,并赏给“振勇巴图鲁”勇号。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2月,“定远”舰在威海保卫战中中雷搁浅,李鼎新旋即以 自行炸毁以免资敌,北洋舰队覆灭后,李鼎新于3月间呈文条陈海战失败的教训,并据以提出整顿海军的具体建议。4月,署理北洋大臣王文韶上奏纠参北洋海军失职官员,李鼎新亦被“暂行革职”,“听候查办”。
  复出任职
  1901年11月李鸿章病死,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开始大力整顿北洋陆、海军,奏请重新启用部分被革职的海军将领。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3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为恢复北洋水师,奏请起用部分被革职海军将领,李鼎新因此“开复原官”,任“海圻”舰管带。1905年5月16日署“海圻”巡洋舰管带兼驻山海关舰队副都统。1910年4月8日调筹办海军事务处第六司司长,12月简授海军正参领。
  1911年(宣统三年)2月,清政府成立海军部(尚书载洵),李鼎新署理海军部军法司司长,掌管军事司法惩罚等事宜。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全国掀起反清浪潮。
  民国风云
  李鼎新
  李鼎新
  1912年(民国元年)1月民国成立,2月清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刘冠雄出任海军部总长,9月6日李鼎新任海军部参事,赴各省检阅军舰。11月6日授为海军少将。12月4日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海军总长刘冠雄保举李鼎新接任。12月11日李鼎新任海军总司令,并晋授为海军中将,海军总司令部驻上海高昌庙。1913年3月袁世凯和赵秉钧派刺客暗杀了宋教仁,4月阴谋败露引起国民党人激烈-,袁世凯令李鼎新协同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共谋在上海镇压革命党人,李鼎新调“楚泰”号炮舰、“海筹”号巡洋舰等到上海,加强海军在沪的力量。7月12日“二次革命”爆发,李鼎新立即传令海军加强警戒。7月18日陈其美在上海宣布独立,23日讨袁军向江南制造局进攻,李鼎新将“海军总司令部”移到“海筹”舰上,指挥舰队开炮轰击讨袁军,革命军遭受惨重损失后-撤退。8月4日北洋政府特授李鼎新以勋三位,8月20日加海军上将衔,以筹其“功”。
  1915年8月北京成立“筹安会”,袁世凯加紧帝制步伐。12月5日,李鼎新及驻沪海军高级军官正在宴请来沪视察的萨镇冰,陈其美、杨虎等革命党人等联络“肇和”舰上的一些官兵,里应外合,夺取驻泊在高昌庙的“肇和”军舰,发动“肇和起义”,袁世凯令李鼎新“将该舰击毁”,他以十万元贿赂临近的“应瑞”、“通济”两舰攻击“肇和”舰,6日“肇和”舰起义失败。12月21日袁世凯令海军总司令李鼎新褫职留任,并褫夺上将衔海军中将。
  1916年1月,全国反对袁世凯斗争风起云涌,李鼎新受处分后对北京政府不满,上海张继等人积极联络李鼎新驻沪海军加入反袁行列,并公举他为海军总司令。6月5日李鼎新在上海率第一舰队脱离北京政府加入护-,下令驻福州等地海军舰艇赴上海待命。6月6日袁世凯死,李鼎新当即取消前令,静待时局和平解决。6月9日,孙中山发表规复《临时约法》宣言,并电请黎元洪“恢复约法”、“尊重国会”,李鼎新响应孙中山宣言,但国务总理段祺瑞不肯重开国会,海军又重新酝酿独立。6月16日,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再授李鼎新为海军中将,并再次加海军上将衔。6月24日,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的四艘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冲破福建督军李厚基的阻拦由福州驶抵上海,25日李鼎新率四舰与第一舰队会合,李鼎新、林葆怿、曾兆麟(练习舰队司令)宣布加入护-,声明在“恢复临时约法”和成立正式内阁之前,海军拒绝接受北京政府的任何命令,迫段祺瑞答应恢复旧约法和国会,随即成立了“海军驻沪临时总司令部”,李鼎新任总司令。6月26日李鼎新电告西南各省在广东肇庆成立的军务院,表示海军和军务院“相与始终”,军务院回电支持海军行动,并宣布李鼎新为军务院抚军。6月29日,段祺瑞-接受南方要求,声明遵行《临时约法》召开国会。7月14日护-军务院宣布撤销,8月1日国会召开,8月15日李鼎新宣布取消海军独立,仍隶属于北京政府海军部。
  1917年1月20日,北京政府授李鼎新将军府,“曜威将军”名号,他常作为大总统代表被派往各地处理有关海军事务。1918年秋,李鼎新前往武汉、岳州、上海、厦门等地慰劳各舰队。1919年2月南北“和平会议”在上海召开,7月21日,程璧光和林葆怿率领第一舰队举义南抵广州,并于次日发表海军0宣言,海军发生分化,李鼎新到厦门为促成第一舰队北归奔走。10月10日李鼎新给予二等大绶嘉禾章,被派赴日本参观阅兵典礼。1920年10月,林葆怿与北京政府海军总司令蓝建枢等联合致电北京政府与广东军政府,宣布南、北海军统一,李鼎新再次被派赴厦门等地,会同办理北归海军各舰的修理及官员待遇问题。1921年5月14日,李鼎新继萨镇冰任北京政府靳云鹏内阁海军总长。10月12日晋授海军上将,依附于控制着北京政权的直系军阀。12月24日梁士诒组阁,25日李鼎新仍为海军总长。
  1922年1月,海军部总长李鼎新侵吞军饷,上海海军舰队司令蒋极等截留两淮盐税以抵充。6月12日署颜惠庆内阁海军总长,8月5日署唐绍仪内阁海军总长,9月19日署王宠惠内阁海军总长。10月10日晋授勋二位。10月福建政局巨变,徐树铮策动闽北镇守使王永泉联合粤军许崇智进攻福建督军李厚基,驻马尾的海军将李厚基扣留,大总统黎元洪令李鼎新立即采取对策,他派海军部司长林葆纶前往马尾处理,同时令杨敬修在马尾设立海-备司令部,统一指挥在马江的舰队和陆战队,北京政府重新控制驻闽海军,不久李厚基被释放。11月29日仍署汪大燮内阁海军总长,12月12日海军部令自海参崴逃上海之俄白党军舰出境。
  1923年1月4日张绍曾任国务总理,仍以李鼎新署海军总长,1月25日实任海军部总长。1924年1月12日满清遗老孙宝琦组阁,李鼎新再任海军总长。9月14日颜惠庆内阁成立,李鼎新仍任海军总长。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直系军阀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31日李鼎新随之去职,改任海军部军事顾问。1926年5月13日随颜惠庆内阁复海军总长职,当日免职。6月22日,北京政府授李鼎新“曜威上将军”名号,但他再也没有担任过实际职务,赋闲在家。1929年4月任国民政府海军部高级顾问。李鼎新是民国海军元老之一,长期依附直系军阀,且能适应各方面关系,在海军中享有较高威望。
  1930年李鼎新病逝于上海,终年六十九岁。 相关院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同名人物:
李鼎新 (1899~1931) 海南省万宁 [近现代]

  同年(公元1862年)出生的名人:
岳亮 (1862~1932) 陕西省汉中南郑县
孟鹤龄 (1862~1944)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
余堃 (1862~1921)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
冯保 (1862~1921)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
秦明纲 (1862~1926)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更多公元186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
关泰 (1871~1930) 陕西省汉中
贺秦封 (1896~1930)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
贺春轩 (1907~1930)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
刘云 (1904~1930) 中共首位空军飞行员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
伍中豪 (1903~1930)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
杨开慧 (1901~1930) 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革命烈士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 更多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