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北京>

刘长瑜

刘长瑜为

  刘长瑜,女,1942年1月14日生于北京市。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艺术指导(正局级),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1975年1月,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1月,当选北京海淀区人大代表;1983年8月,当选第六届全国青联常委;1985年当选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2000年当选第五届副主席,2005年当选第六届副主席;1987年3月,当选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9年3月,当选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3月,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3月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主要业务成就
  1959年5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的刘长瑜,当年便在本校实验京剧团担任主演并从事教学工作。1962年6月调到中国京剧院四团担任主要演员。1964年在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彭真等同志倡导下举办的全国现代京剧汇演中被调到剧院一团参加《红灯记》的排演工作,扮演“铁梅”,1971年《红灯记》被拍摄成彩色电影。同年参加了现代戏《平原作战》的创排工作,并在剧中扮演了小英子;1974年参加现代戏《草原兄妹》的创排立戏工作,并在戏中扮演斯琴。刘长瑜在京剧表演艺术上的成功历程,并不是起始于《红灯记》,也远远未歇止于李铁梅。早在《红灯记》之前,她就成功的主演了《卖水》、《春草闯堂》等优秀剧目,曾经轰动一时,为京剧专家和观众所瞩目,刘长瑜因而一举成名。《红灯记》之后的二十余年间,她在京剧表演艺术上的探寻和求索,可谓披坚执锐,奋进不息。
  尤其上世纪70年代未至90年代初,是刘长瑜在京剧舞台艺术上不断探索、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因而再度辉煌的艺术鼎盛时期。她在京剧花旦表演艺术上所作的创作和取得的成就,为世人称颂。
  这期间,刘长瑜复排并出演了《卖水》、《春草闯堂》、《辛安驿》等早已演熟的拿手戏,并且与合作者一起,对《春草闯堂》等剧进行了从头到尾的细致加工与锤炼,使之在艺术上更臻完美,表演上更具魅力。1979年刘长瑜以这三出戏一举轰动香港,使海内外十家报刊争相报导,被誉为“中国第一花旦”。如今,京剧《卖水》、《春草闯堂》、现代京剧《红灯记》已成为刘长瑜舞台表演艺术的代表作,为祖国戏曲表演艺术宝库增添了珍贵的财富。从1997年至今先后作为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导师,2001年作为中国戏曲学院表演专业导师开始带硕士研究生。
  所获奖项
  1979年文化部举办建国30周年演出,她因演出《红灯照》荣获表演一等奖;1981年她演出的荀派名剧《红楼二尤》获文化部颁发的个人表演一等奖;1982年她参加拍摄的电视戏曲艺术片《燕燕》以全票获首届电视“鹰像奖”;1983年荣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2年荣获中国唱片社颁发的金唱片奖,同年在梅兰芳金奖大赛中荣获金奖榜首;1995年被文化部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由剧协推荐,荣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