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揭阳市> 惠来人物

林学贤

[明][?-1646年]

林学贤为[明][?-1646年]

  林学贤(?~1646),龙溪都谢塘村(今大南山华侨农场谢塘村)人。原籍福建漳浦,明天启年间(1621~1627),父林肖吾流寓龙溪都鲁阳村,佃耕蔡氏庄田,居龙溪都谢塘村。学贤遂同家人定居于此,过着佃农生活。
  学贤性颇聪明机智。崇祯六年(1633)考进潮州府学,崇祯十二年(1639)参加乡试,中己卯科举人。考中举人,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家居农村,并未出仕,仍属贫寒。这种状况,使他与县城富有士绅格格不入,被讥为“狂诞不羁,言浮于行”。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学贤便密切注意时局变化。顺治二年(1645)七月,学贤闻清军下江南,遂与弟林赞南、林有声、生员林时发等,密谋组织农民起义军进行抵抗。事为惠来知县沈惟煌(属南明政权)所知,写信诘问。学贤即复信,慷慨陈词,有“虽无夷齐之操,亦何至有盗跖之行;倘不善之将浼,虽九死其何辞”等语,表明他决心辅明抗清的态度。可惜知县沈惟煌不以为然,未能与之共商义举。
  至七月十二日,林学贤带义军至县,据关帝庙为营,仍送信人城,挑动沈知县与之合作。信中说:“不佞起家儒术,本无嗜杀之心。足下若肯降心相从,尊眷度能保全,送出境外,以报平日相与之情。如其不然,环城一攻,众皆有愤,不佞虽焦唇敝舌,终不能为之覆庇也。"但沈知县早已于七月十一日调后营千总魏安领兵人援,与邑绅衿商议,推魏安为主帅防御。十二日接学贤通牒,即掷书地上,严督士民固守,誓无二志。十三日,学贤始攻城于东北敌楼,此后围城至十月二十日,为期共三个多月。
  雍正《惠来县志》虽称林学贤为“闽寇”,但围城三个月,却无掳掠杀伤记载。有记载的是:学贤七月十三日攻城,被城内砖瓦奋击,死伤甚多;二十五日环攻四门,又被击死百余人。甚者,是学贤放开神泉一路,让黄全斌(一支抵抗学贤的队伍)去占据;八月初一夜,又放黄全斌先锋程义人城联络;八月十八日又让邑文昌营把总王恩重带兵人守。这三个月,学贤实际是围而不攻。学贤对惠来县城采取围而不攻战略,按事态发展,却于关门、靖海等地布防,除防沽兵骤至外,十月初三日,南明终于派出闽将都督张俊,参将黄山、潮州总兵王振远带兵万人抵靖海所。学贤即要求招抚。几经谈判,至十月二十日,官军始长驱人县。围解,也无杀伤。十一月初四日,学贤人县就抚,青衣小帽,谒见各营将领、知县、乡绅俯首膝跪,但求赦罪,余无一言。十一月二十九日,各帅班师回汛。
  林学贤受招抚之后,即以南明兵部名义自铸符印,招召四方农民,重筑虎头寨,名为“禁城”。虎头寨在龙溪之畔,民间粟船往来,抽取租饷。在龙溪一带,允许佃户向地主纳租三分,余七分缴为军粮。为富有官绅所痛恨。
  在县城,围解之后,沈知县调任,内讧又起。首先是一班无赖生员与土棍制造谣言说林学贤再图袭县,暗中勾结碣石卫苏成来县,树帜报仇恢业。顺治三年(1646)七月,苏成果由按察司委派到惠来县代理军务。龚燿(可能是县官)申报巡抚。巡抚刘柱国半信半疑,批文说:“林学贤以举人倡乱,罪在不赦。朝廷既贷其罪,又荣以官,何负此辈而复狂逞也?仰县将学贤罪状,逐一详确;并成(指苏成)行兵事宜,从长打算,无挟仇,无过激,无贻地方不了之局。"这说明南明巡抚虽听一面之词,但对事件的处理还是谨慎的。果然,苏成人城之后,腹剥居民,日与学贤哨兵互相杀掠。七月二十六日,神泉黄全斌人县谒见苏成,意图共灭学贤,不料苏成企图占领神泉地方,反将黄全斌拘捕。士绅以黄全斌前护城有功讨保无效。黄全斌竞遭杀害,县城一片纷乱。
  十一月十五日,学贤知福州唐王已被俘,清兵将至,遂集众万余,于寨中誓师。至十六日移师至距县城十里的达三圩驻营,企图占县城以资抵抗。
  十一月廿九日,清军部院佟养甲、督师李成栋由闽入粤,取道惠来,师驻县城磁窑山。
  学贤闻敌至,随发三炮出寨迎敌,清兵齐进。战斗中林学贤不幸被断左臂,英勇牺牲。清军将其尸悬挂寨隅,并屠其寨。独林有声突围脱逃。时为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二十九日。
同年(公元1646年)去世的名人:

田玄 (1590~1646)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
马士英 (1591~1646) 明朝兵部尚书 贵州省贵阳
朱亨嘉 (?~1646) 广西自治区桂林秀峰区
陈函辉 (1589~1646) 浙江省台州临海
左懋第 (1601~1646)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
爱新觉罗·赖慕布 (1611~1646) 辽宁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
+ 更多公元164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