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佛山市> 禅城人物

林汝

林汝为

  林汝(生卒年月不详),南海人。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老艺人,是佛山秋色针口画最有名的老艺人。针口画是以绣花针在纸片上针刺出一点点的针口(孔),针孔相连组成线条,勾勒出物体形象,透过阳光或灯光显现成画。60年代初,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来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视察时,对针口灯的精巧艺术十分赞赏,当场为针口灯取名为“万针灯”。
  林汝的针口画,人物、雄鹰、小鸟、树木、花卉、小船等物体,均以针口组成空间,有意留下没有针刺的纸面为物象真实轮廓,有的以针口为实线,有的以针口为虚线,虚实结合,实物与空间互衬,使针口艺术分外生动传神,传世作品有:《雄鹰》、《渔女》、《花卉》等,均是84岁高龄时创作。林申(生卒年月不详),佛山著名铜凿艺人,自幼便在佛山从事金花手工艺制作和生产(铜凿)。
  50年代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成立时,被聘为铜凿艺人,从事铜凿料、铜写料、铜衬料剪纸的挖掘、继承和研究工作。他数十年练就了娴熟的铜凿技艺,但由于这是一种主要用于金花铜片上的凿、刻、剪、写、衬花纹样,较少以单一的独立画幅艺术观赏形式作品示众,因而他的铜凿艺术手工艺品鲜为人知。
  铜凿,是一种形状如圆珠笔一样大小的铜铁凿,在铜箔片上拷凿现花纹,然后填上色彩。拷凿时在铜箔片上现出凹状的小圆珠点,而铜箔片上绝不能凿穿成洞,所以在拷打圆珠凿时,要求艺人有十分娴熟的力度和技巧,使其凿现圆点。林申的铜錾(凿)艺术,讲究錾、凿、刻工艺。他的铜凿剪纸,不是单张铜箔片拷凿的,常常是以十片或二三十片为一“钉”,一次拷凿数十张铜箔片同时现出小圆点,张张均匀,绝无穿洞破损。他为人俭朴、诚实、厚道和勤勤恳恳、一心扑在铜凿艺术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佛山最具铜凿艺术成就的民间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