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人物

林孔湘

[公元1910年-1985年]

林孔湘为[公元1910年-1985年]

  林孔湘(1910~1985),福建闽侯县人。
  林父务农兼营柑桔业,林从小受家庭影响,喜爱农业,对柑桔生产志趣更浓。民国18年(1929年),林考进福建协和大学。民国25年,获留学美国奖学金,进亚历根尼大学读研究生。民国30年1月,在美国获哲学博士学位,被加州大学聘为副研究员。是年9月回国,在广东岭南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民国32年至民国34年,执教于
  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岭南大学。建国后1952年,院校调整调入华南农学院任教授。
  林致力于我国植物病理教学和柑桔病害研究并作出了贡献。林主讲植物病理学,还教过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学及英文。林在教学中精讲、实练、要求严格。1951年,被授予广州市模范教育工作者。1956年,荣获广东省教育先进工作者。
  林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长期坚持不懈地从事柑桔黄龙病(即黄梢病)的研究,进行柑桔黄龙病病原探讨。1954年,首先确证该病是 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70年代以后,人们改称为薄壁菌型细菌),并肯定了不是水害或其他非传染性病害,从而解决了近百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为防治该病提供了决定性的科学根据。林先后发表了两篇价值重太的论文,即《柑桔黄梢(黄龙)病研究》(I、病害调查;II、关于病原的探讨)。1964~1965年发表了《无病苗木培育的两种有效热处理消毒法》,被美国植物病理学界誉为柑桔 学上的一个创举。1972年,美国加州柑桔研究中心用林方法防治柑桔的其他 病也获得成功。因而,加州政府将这种热处理方法列为柑桔栽培的法规加以推广。1973年,林第一个提出柑桔无病虫栽培的设想。1976年春,培育出我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批无病虫苗木。1985年,联合国派专家卡特林(CATLINGH D)博士来中国考察黄龙病,公开承认这项工作居国际领先地位。
  林在44年教学与研究中,编写教材有《植物病理学原理》(英文版)、《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植物传染病学》及《普通植物病理学》等多部。林为根除黄龙病的危害发表论文和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如《桔病害调查》、《黄龙病》、《溃疡病》、《胶肿病》等专著;《柑桔无病虫栽培设想——根除柑桔黄龙病等危险性病虫的途径与方法》;《柑桔无病虫栽培试验初报》;《柑桔类种子及苗木热处理技术》等。林的论著一经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即引起国际上高度重视与良好评价。
  林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1950午,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广东省省委委员、常委、顾问。
  林又曾任全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全国植物病理学理事和广东分会理事长,广东省柑桔黄龙病研究小组组长、全国柑桔黄龙病和其他 病害防治研究协作组顾问。林先后被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广东省政治协0议委员、常委。
  70年代初,林曾身患胃癌,两次动大手术。但不顾身体虚弱,仍千里跋涉奔走于粤、桂、闽三省柑桔产区作技术指导。1984年,林带病主持举办8省、区科技人员参加的柑桔无病害栽培训练班。
  1985年,林病逝,终年75岁。林生前曾立下遗嘱,死后将其骨灰葬在家乡果园旁,永远守护果林。
相关院校:

云南大学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