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人物

林庚

[公元1910年-2006年,诗人,文学史家]

林庚为[公元1910年-2006年,诗人,文学史家]

  林庚(1910.2.22-2006.10.4)
   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北京。诗人,文学史家。
   早年就读于北京师大附小、附中。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两年后转入中文系,与同学创办《中国文学月刊》,发表旧体诗词,后逐渐改写新体诗。1933年毕业,留校任朱自清助教,同时任《文学季刊》。1934年春赴上海,准备尝试作家生活,不久回北京,致力于新诗创作,同时先后在北京国民学院、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课。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离京赴厦门大学任中文系讲师,不久任副教授、教授。1938年1月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长汀,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开设中国文学史、历代诗歌选、楚辞、庾信、李商隐、新诗习作等课程,重点为文学史和楚辞研究。1947年离开厦大回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一方面继续研究古典诗歌和文学史,一方面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1952年院系调整,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建国后参加了历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曾任北京市文联理事、《文学遗产》编委等职。2006年10月4日晚19时在北京去世,享年96岁。
  
   林庚主要从事新诗的创作和古代文学、古典诗歌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其学术道路曾被概括为“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楚辞和唐诗研究方面。在唐诗研究方面,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同时提出了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 认为诗歌研究和创作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对古诗的研究有助于对新诗创作规律的认识。 楚辞研究方面,对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进行了考释,同时论述了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主要专著:《中国文学史》、《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诗人李白》、《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空间的驰想》、《中国文学简史》(上)、《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等;主要论文:《唐诗的格律》、《关于中国文学史研究上的一些问题》、《盛唐气象》、《陈子昂与建安风骨》、《漫谈王之涣的凉州词》、《略谈唐诗的语言》、《读诗札记》、《屈原与宋玉》、《从唐诗的一些特色谈起》、《诗的活力与新原质》、《再论新诗的形式》、《关于新诗形式的问题和建议》等;有新体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