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汕头市> 澄海人物

林道乾

[明]

林道乾为[明]

  林道乾(生卒年不详),澄海县苏湾都南湾村人(今湾头镇)。明时海上武装力量首领,也是明代拓殖南洋的著名人物。
  道乾青年时为潮州府小吏,足智多谋。明中叶海禁森严,虽“片板不得入海,点货不准进番”,但他却“常擅山海之禁以为利”。嘉靖四十五年(1566)三月,道乾造战船50余艘,以南澳为基地,攻诏安,陷五都南厩下等村,为都督俞大猷所败,率众退至北津港。
  道乾不愿长居北津港,监造战船,经占城(今属越南)回师潮州。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率众进攻澄海县城之藩卫溪东寨,被陈求默击退。次年,再攻寨,破之。后继续活动于沿海诸县,与朱良宝、魏朝义等人互相呼应。道乾后受朝廷招抚,部众安置在潮阳招收都。不久再度举事,将公文信札“一十七札’’原封交还,率众离去。此后,积极监造船只,悬赏招募,准备与官军大战。
  万历元年(1573),总兵张元勋等合兵‘‘围剿’’林道乾、朱良宝,大败林、朱,谎称“林道乾投水死”。其实道乾率领余部早已跳出包围圈,到达柬埔寨。并向国王献厚礼,被任为把水使,从而得以继续活动海上。
  道乾后潜回潮州,发掘以前埋藏的金银财宝,再招募100多名潮州人,改名林悟梁,携财带人前往暹罗,与暹罗王歃血为盟。后暹罗惧怕明朝声威,暗将此事告知明朝制置使,事被道乾发觉。他“格杀番众”,得其船只,率2000余名潮州籍部属,启航往佛丑海屿方向。
  林道乾从抗拒明朝的海禁政策而聚众起事之日起,横行海上30余年,足迹遍及台湾、安南、吕宋、暹罗等地,最后,于万历年间率部2000余名定居北大年港(今泰国南部地方,任掌管该港客长。因有功绩,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将北大年港号为“道乾港”,这是潮人大规模旅泰的最早记录。据传道乾后因自制土炮,试炮时被炸死。他的故事,至今还在泰国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