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广州市> 荔湾人物

林堃

[公元1917年-1985年]

林堃为[公元1917年-1985年]

  林堃(1917~1985),原籍广东新会,出生于西关十八甫南路。少年时在桨栏路信兴颜料店当“后生”(见习生),后跟扁担木偶师傅流浪江湖学艺。民国26年(1937)广州沦陷前参加广州少年抗日先锋队,参加“奔风剧社”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后在韶关广东儿童-任语文和戏剧教师。民国28年开始研究并编演木偶戏,曾在桂林参加文化界抗敌工作协会和编演抗日木偶戏,其中《打日本鬼子》等节目,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民国30年入省立艺术馆办戏剧舞蹈班。民国32年在韶关任中国艺联剧团秘书。民国34年在广西创办了民间职业木偶剧团、中国旅行傀儡剧团,任团长、导演并兼演员,排演多幕的童话、独幕木偶剧。同年底到广州演出,并在百多所小学巡回演出。翌年又率团前往香港演出。民国37年冬回广东东江解放区,参加解放军的政治宣传工作,继续编演木偶戏,很受战士欢迎。建国后任广东省文化事业管理局艺术科科长。1955年在龙津西路逢源大街筹建广东省木偶剧团,并率队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木偶、皮影戏观摩大会。1956年任广东省木偶剧团团长,后改任艺术指导,先后导演过多幕杖头木偶剧,其中《芙蓉仙子》和《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在1959年全国汇演中名列前茅。1960年《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剧在世界木偶戏比赛中获得最高奖。林堃还先后到过罗马尼亚、捷克、日本等国家访问、讲课。1973年被调到广州市少年宫文化馆,从事研究少儿木偶艺术。80年代初,在导演《木偶奇遇记》上打破木偶小台框,尝试加入由人戴着面具的真人演员与木偶同台演出,利用电影动画作背景、天幕,得到省领导人的赞赏。后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中开展普及木偶戏活动,用两年时间帮助成立了二十多个小木偶班。1983年编写了《幼儿木偶》一书,并附印二十多个幼儿木偶剧本。林堃曾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剧协副秘书长、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广东分会会长、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