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北京> 房山区人物

晋耀臣

[公元1916年-1944年]

晋耀臣为[公元1916年-1944年]

  晋耀臣,1916年6月生于北京市房山县蒲洼乡蒲洼村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10岁开始在本村念私塾,由于社会的动荡,生活越来越不景气,只读了5年书就辍学。后在家务农,赶牲口、种地,帮助家里人干活。在这期间,他常常接触周围的贫苦农民,在劳动中增进了与穷苦人的感情,并时常拿出自家的钱粮接济有困难的人,成了农民们的知心兄弟。相反他对豪绅恶霸则非常厌恶。一次,因债务纠纷,晋家亲戚仗势欺人,晋耀臣挺身站在受害者一方,执意要与亲戚讲理,他徒步行百余里崎岖山路到了房良联合县委,找到县委书记赵然,要求赵书记评理解决。赵然见晋耀臣是个敢于申张正义、不怕权势的有志青年,在解决完纠纷之后,特地找晋耀臣多次谈心,宣传革命道理。赵然的话使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深受教育,更增加了他参加革命的信心。经与家人商量后,毅然投身革命。不久,由赵然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4月,中共平西地委为了培养更多的党员、斗争骨干,在涞水县峨峪举办了党员学习班。晋耀臣被派去参加学习班,学习期间他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革命理论和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加坚定了抗日必胜的信念。
  学习结束后,晋耀臣被任命为房良联合县第三区区委书记、农民救国会主任。他以极大的革命热情与坚定的信念,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他利用一切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他在南白岱村的庙台上摆上一张桌子,利用每天中午、晚上的时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作宣传;还时常深入到农民家里在炕头上与群众聊天,从口劳家常讲解抗战救国的道理。对于乡村开明绅士、有识之士,他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重点宣传毛泽东的抗日统一战线思想,力求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对于青年人,他除了进行宣传教育外,还注重培养、介绍他们入党。邱绍明是一位好学上进、思想进步的青年,晋耀臣发现了这个青年,帮助他提高思想觉悟,还经常带小邱下乡参加实际工作。不久,邱绍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晋耀臣的得力助手。经过晋耀臣的培养教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还有佟博文、焦耀宗等几位年轻人。
  经过半年的艰苦工作,在晋耀臣的组织领导下,第三区的村政权、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青年自卫队等组织纷纷建立起来。全区12个村中,南白岱、下滩等8个村有了党员,南白岱村还建立党支部,被评为全县的模范村,抗日工作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第三区的抗日斗争局面打开后,1940年初,晋耀臣被调到房良县第七区(石窝、南尚乐、北尚乐一带),任区委书记。他热情地组织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参军、支前等工作。不到半年时间,全区的形势出现新的良好局面。年底,他又被调到房良县第一区(龙门台一带)任区委书记。
  龙门台一带是山区,由大草岭至芦子水,共有大小村庄23个,这一地区1938年冬已开辟为抗日根据地。但后来发生王家台事变,杨天沛、杨万方等人纠集一伙人对根据地大肆进行破坏活动。
  1940年秋,日伪军大“扫荡”之后,杨天沛等与本区党内不坚定分子勾结,私通日伪。11月,了骇人听闻的“房良一区事变”。庄户台、堂上、宝水等村党组织遭到破坏,党内有人叛变投敌,致使县、区党政干部46人被捕,20人惨遭杀害。第一区的东半部一度由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沦为敌占区。日、伪军在三尖城设立据点,在霞云岭修炮楼。为打击敌人,挺进军第九团二营于12月13日攻克了三尖城。不久,日、伪军又以南窖为据点,疯狂地进行反扑采取多种斗争手段战胜困难,一些革命干部被杀害,党组织被破坏,群众被恐吓,纷纷出逃,革命处于极端困难的阶段。
  面临这种局面,作为新任区委书记的晋耀臣,不畏艰险,采取多种斗争手段战胜困难。为了尽快整顿恢复全区的党组织,他从各村最基层抓起,严格考核党员,彻底清除有叛变行为的人,纯洁了党组织和革命队伍。同时,还培养发展100多名优秀青年入党,壮大了党的力量。上石堡村优秀青年民兵隗合宽入党以后,更加热情、英勇地进行抗日斗争,成为游击队的总指挥,由于战功显赫,被晋察冀边区授予“抗日英雄”的光荣称号。晋耀臣率领游击队在深山中跟日、伪军周旋,主动出击,消灭分散的日伪小股部队。为了恢复党组织和村政权,重振抗战力量,他以蒲洼等8个村为基地,逐步向东南发展,逐步恢复了全区的工作。在重新整顿武装组织方面,从区到各村普遍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游击小组,并以芦子水、蒲洼、东村的青壮年党员为骨干,组建了120人的0大队,任显本为指导员,晋耀臣为总指挥,机动灵活地在各村开展锄奸反特和消灭叛匪的斗争。
  党组织的建立、村政权的恢复和武装斗争的有力开展,使危险恶劣的局面很快扭转过来,霞云岭、龙门台一带又由敌占区成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1941年6月,根据形势需要,上级决定将房良联合县与涞涿联合县合并。6月14日,正式成立房涞涿联合县。原房良县第一区改为房涞涿县第九区,由晋耀臣任区委书记。
  1943年10月,晋耀臣调任房涞涿县第七区(南白岱、南尚乐一带)区委书记。
  房涞涿县第七区原房良县第二区、第七区合并而成,晋耀臣在这里战斗、工作过。1941年秋,这一地区遭日伪军攻陷,沦为敌占区。上级给晋耀臣的任务,就是重新恢复这个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晋耀臣首先组织了武工队,成为房涞涿县武工队的一支武装力量。他亲自担任指导员,郭德文任队长。他们一方面做伪乡长郭雅如等人的工作,争取他们抗日;另一方面坚决打击汉奸特务,先后镇压了死心塌地投靠日本的高级三、邱贞才等特务头子,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同时,还率领武工队采用游击战术机智勇敢地袭击消灭日伪军。
  晋耀臣的名字和他领导的武工队威震敌胆。日伪军在各乡、各村张贴布告悬赏捉拿晋耀臣,布告上写道:“谁捉拿到晋耀臣重赏,一两骨头一两金,一两肉一两银,晋耀臣身体有多重,就给多少金和银。”晋耀臣听说后,对敌人这种卑鄙伎俩非常蔑视,他讥讽地说:“我还真值钱!”
  长期以来,晋耀臣一心扑在革命工作上,很少顾及家人。他最后一次与家人见面的是在1944年3月底的一个夜里。他悄悄回到家中,妻女见到他是那样的高兴,但短短几个钟头后,他又要离去了。临走,晋耀臣还再三叮嘱妻子王秀芳:不要害怕敌人,一旦我被捕,一定要坚强,继续革命斗争。
  4月中旬的一个晦暗日子,晋耀臣到郑家磨村开展工作,住在马仲录家。由于叛徒告密,被日伪军包围。晋耀臣为了掩护战友撤退,孤身与敌人战斗,打到村桥头, 打光了,当他把文件撕碎扔到河里后,敌人涌了上来,晋耀臣陷入敌手。曾得知晋耀臣被捕的消息曾多次设法营救,皆未成功。
  晋耀臣被捕后,敌人对他进行了百般折磨,他宁死不屈。敌人无计可施,便将遍体鳞伤的晋耀臣用铁丝穿透锁骨到石亭。一路上,他忍受着剧烈的疼痛,不断高呼革命口号,痛骂敌人。被押到石亭后,敌人继续折磨他,把他倒挂在墙上用开水浇,他怒目而视,敌人又凶残的用刺刀戳瞎他的双眼,之后又连砍数刀,并放出狼狗扑咬,最后残暴地将晋耀臣推入山坡下的壕坑中活埋。
  (北京房山区党史办公室)
  
同年(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