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人物

黎柏洪

[公元1916年-1987年]

黎柏洪为[公元1916年-1987年]

  黎柏洪(1916~1987年)番禺县人。历任韶关市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理事、韶关市科协副主席、市卫生局技术顾问小组副组长、广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广东省第四届政协委员、韶关市第六、第七届人大常委。
  民国24年(1935年),黎柏洪医师以优秀成绩从广州市师范学校初中部毕业后,仅凭自学高中课程直接考入了前国防医学院(现第四军医大学前身)。民国29年(1940年)毕业后,任国民党军军医。民国35年(1946年)返乡开业行医。1952年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国防建设,来到粤北山城——韶关,自此,数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高超的医术奉献给了粤北人民。
  黎柏洪一到韶关,即主持韶关人民医院的内科工作。他以全副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抢救许多危重疑难病人日夜工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医术日精;手把手地为韶关市培养了大批医护人才,他们中有许多已成为本市医疗卫生事业的骨干。在50年代,肺炎伴严重感染性休克是病死率颇高的难治之症。一次,为抢救一例休克型肺炎病人,他两天两夜未合眼,一直守在病人床前,大胆地采用大剂量抗菌药物、激素、血管活-物的新技术,终于把病人抢救过来。他对粤北山区的恙虫病、伤寒及副伤寒等传染病作了临床研究。60年代,他对国内外开始认识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有机磷农药中毒进行研究并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对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间日症、阿米巴肝脓肿、暴发型-及其并发病的治疗也取得很大成功,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在“文革”中,黎柏洪被诬为“ 学术权威”,在这极端困难的时刻,只要病人需要,他就甘冒极大的政治风险为病人服务。1966年冬春,韶关地区流行性脑膜炎流行,为抢救-病人,他一边接受“造反派”“批判”,一边日夜守护在病人身边,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治疗。对严重休克、呼吸停止的病人,他冒着被传染的危险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结果自己也受到了感染。在整个流行期,他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岗位,挽回许多年轻病人的生命。70年代始,他对心血管病、严重心律失常及其并发症进行了深入的流行病单调查、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带出了一批科研骨干。
  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山区人民的黎柏洪医师,在医学科学上亦有很高造诣。数十年来,他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学术会议和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28篇,并于1979年获广东省科学大会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奖。1987年病逝,享年71岁。

同年(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