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人物

郭建

[公元1913年-2000年]

郭建为[公元1913年-2000年]

  郭建
  (1913-2000)
  中共中央纪委委员,国家交通部常务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女,1913年出生于一传教士家庭。自幼上教会学校,长沙福湘女子中学毕业。她是学生会长、青年会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曾带领同学们参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活动。1933年参加全省会考,她获第二名的好成绩,但教会学校当局因她从事抗日活动,没有保送她上大学。因此,她不再报考教会大学。后被清华、北大、武汉大学同时录取,最后选择了清华大学。
  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清华大学并不平静。她积极参加一二九-,进行民族解放的斗争,曾任北平妇女救国会副主席、平津 常委。193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后来说:“正如毛主席讲过的,本来教会学校是要在中国培养一批民主主义者。可是,正是这批民主主义者走到共产党这边来了。我就是这样的青年。在民族民主主义这样一个思想基础上加入共产党。”1938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她立即投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党组织推荐她到宋美龄的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任职,并在-的领导下做共产党的地下工作。因为她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又出身于基督教家庭,宋美龄很看重她。周恩来、叶剑英也多次做工作,让她安心留在宋美龄那里做事。
  1941年皖南事变后,她奉命从重庆转道桂林、香港到上海,再进入苏中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历任专员公署秘书、粮食局长、财政经济处长、苏皖边区财委副主任、货物管理分局局长,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计委主任、财委副主任、商业局长、市妇联主任。1961年任全国妇联-书记,分管国际妇女活动。还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文革”中被批斗,下放五七干校劳动。粉碎“-”以后,得到平反。恢复工作后,任国家交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在交通部工作6年,主要分管交通建设规划工作和对外开放工作。80年代初到美国考察交通,引进了顶推船队。到荷兰考察后,请荷兰专家帮助设计天津西货站码头。主张交通行业要统筹安排,服从大局,公路、水运、铁道、航空、海运要协调配合、配套发展,形成现代化整体的运输网络,发挥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纪委委员。曾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专职委员。1985年离职休养。无论是退居二线还是离休,她始终关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989年至1992年到上海市川河县蹲点,研究指导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给中央有关部门写了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1997年1月,她84岁寿诞,中央政治局常委-特意请画家画了一幅《晚节香》(白菜黄花图),并亲笔在画上题诗向她贺寿:
  湘江衡岳钟灵秀,革命征程炼赤心;
  江海通衢传政誉,青白黄花溢芳芬。
  并跋曰:“郭建同志与我份属同乡,忝列同校,贵为同志,情同姊弟。今逢大姐八十四岁寿辰,献诗一首。”-向来惜墨如金,对她如此尊重,足见其风范!
  2000年3月逝世,终年87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相关院校:

清华大学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