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梅江人物

郭典三

[清][公元1877年-1911年]

郭典三为[清][公元1877年-1911年]

  郭典三
  (1877—1911)
  梅县丙村联和村人。辛亥革命先烈。早年随父到荷属东印度(即现印度尼西亚)亚齐经商。时孙中山在海外鼓吹革命。郭典三受此影响,毅然回国参加同盟会,入松口体育传习所,秘密从事革命活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朱执信、胡毅生等人在广州密筹支援河口起义。正苦于无军事人才,乃由姚雨平急电松口谢逸桥兄弟,令其速派郭典三、黄嵩南等体育会骨干来省,由谭人风率领取道海防前往河口。讵料郭典三等人船刚靠岸,所藏军用器械、军旗、号、臂章为法警搜获,遂被拘捕。郭在狱中,坚强不屈,大义凛然。后由朱执信密电海防革命党人将郭营救出狱。郭典三被释放后,转至八打威,为华侨开办学校、书报阅览社、自治会。宣统二年(1910年)他折回广州,然后回乡继续联络革命党人,进行起义的准备。事为嘉应州知州侦悉,派兵四出追捕。郭只得再至广州。当时,同盟会正在密筹策反新军和防营官兵起义。姚雨平、郭典三深入清军营中,秘密串连游说,并由同盟会指定郭典三、黄嵩南、郭冠雄(典三堂弟)与新军的代表谈判。经过一系列的活动,新军中的革命声势不断壮大,导致了1910年的新军庚戌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也大大震撼了清庭,同时也振奋了广大人心。
  宣统三年(1911年)广州“三·二九”之役,为了械弹调配,黄兴派郭典三等人到广州生湖路始平书院颁发分配0弹药。由于起义前温生才刺杀清将军孚琦事发,打乱了起义的整个战略部署。清兵在广州衢衙要冲严密戒备,使输械工作遭到极大的困难。郭典三利用各种手段掩护,冒险护送弹药,来往于生湖路和小东营指挥部之间。
  “三·二九”广州起义失败,郭典三逃出虎口,旋奉命兼程前往潮汕继续领导起义。郭抵汕后即与当地军民密切配合,一举光复汕头。继而发动揭阳起义,他率领10余轻骑进抵揭阳,接受巡防营投降时,遭清军伏击,中弹牺牲,时年35岁。遗骸迁葬于梅县丙村潭口角对面山麓,建有郭典三烈士墓亭,以彰忠烈。

同年(公元187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