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广州市> 花都人物

侯立池

[公元1880年-1928年]

侯立池为[公元1880年-1928年]

  侯立池(1880~1928),花山宝珠岗村人。侯父启寿,生母刘氏,养母张氏,兄立同。出身佃农。立池九岁丧母,家贫辍学,随其父种地、推车,以至年长。
  1924年,中共花县党小组成立,中共党员侯桂平从广州返宝珠岗开展农-动,侯立池在共产党的培育下,积极投身农-动。1924年4月,宝珠岗农民协会成立,立池被选任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同年9月,经侯桂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花县农民协会于1924年8月成立时,他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1925年1月,花县农会领导人王福三遇害后,中共党组织指定由侯立池负责领导县农会工作。是年9月,县农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时,立池被选为县农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1925年初,县农会和农军总部迁抵响鼓岭,当地6个乡先后成立农民协会并建起农民自卫军。响鼓岭东边的洛塘㘵、西边的大水坑在侯立池的发动下也成立农会和农军,培养了花县农-动骨干危少伦、高茂两人。响鼓岭土匪李万仔盘踞李禾洞,一向为害地方,且为民团收买,与农会作对,多次密谋杀害农会干部。侯立池亲率100多名农军,在危少伦、高茂的配合下,不到半个月就把该股土匪尽歼,为地方除了祸害。侯立池还支持响鼓岭一带成立一个以客家人为主的群众组织——大刀会,拨出农会部分经费聘请数名武师到该村教习武术。该会后来在反“清乡”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少作用。
  1926年8月27日,花县民团300多人进攻杨村农民协会时,侯立池带领100多名农军投入战斗。农军虽寡不敌众,酿成“花县惨案”,但“池爷”(农民对侯立池的昵称)的雄风始终不减。1927年,花县民团在国民党 支持下,妄图铲掉农会、消灭农军。侯立池起早摸黑深入各乡动员年青会员参加农军,并集资购置武器,实行武装自卫,农军队伍扩大到3000人。根据中共花县党组织意见,侯立池从各地抽调千余名农军至九湖、元田、杨村一带集训,定期实行军事演练,致使民团不敢轻举妄动。是年6月,国民政府第十三师十八团团长李务滋奉命开抵花县“清乡”。李团及炮兵一连与花县民团纠合一起向九湖、莲塘、元田等乡村分头“扫荡”。花县农军总部集合共产党员、农会干部和农军战士共3000多人,占据有利地形与敌人战斗。侯立池不仅亲临前线,且常抽空到各村检查“支前”工作,使农军战士及时得到水、饭供应。此次战斗历时三日两夜,农军奋战不敌,杨村、九湖等乡农会虽然受到破坏,但县农会在侯立池领导下却能把主力撤往鱼笱庄,8月再迁至响鼓岭。9月23日,敌人出动2000多人向响鼓岭进攻时,侯立池、刘绥华、侯桂平等入带领农军500多人在东坎㘵、牛岭等凭险扼守,并迅速调来大刀队助战,一时数以千计的农军手执大刀、田基刀等如潮般冲向敌阵,击退了敌人。11月15日,敌军及民团再度向响鼓岭进攻,由于寡不敌众,为了保存实力。农会会员在侯立池等人率领下,随中共花县党组织转移公益村。
  1927年12月10日下午,花县中共党组织接到省委通知要花县农军主力到广州南站待命。侯立池与王果强、危少伦等率领农军100多名星夜赶赴广州,翌日凌晨投入广州起义战斗。12日,侯立池在广州受命代表少数农军赶返花县破坏粤汉铁路。在军田火车站以南的大迳桥边,撬去铁轨数十丈,使当晚满载南下广州之敌援军列车僵卧于军田车站,为广州起义军争取到防守及撤退的可贵时间。当广州起义军失利撤到花县受到民团袭击时,侯立池等人带领当地农军助战,并乘胜追击到仙阁,把民团指挥部捣毁。起义队伍进城后,由侯立池负责安排住地,工作做得出色。起义队伍与中共花县县委举行党的联席会议上,侯立池被选为苏维埃主席团成员之一。12月17日,广州起义队伍在花县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当天撤离花县后,侯立池与花县党组织、农军领导人研究决定坚持革命斗争。
  1928年1月,侯立池被选为中共花县县常委后,横潭、大塘边、㘵心等地的乡村党组织及农会农军逐渐恢复活动,一批革命农民被吸收入党。
  1928年2月17日晚上,中共花县委员会负责人在公益教堂开会后,时在深夜,未及离开。因叛徒告密,教堂被广州保安队包围。侯立池与刘胜侣、王炳坤、徐茂南、徐广畅及省特派员陈汉元同时被捕押往广州。1928年2月21日,侯立池与5位同志在红花岗英勇就义,时年48岁。
同年(公元188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