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广州人物

陈谔

[明]

陈谔为[明]

  宦官当权,扰乱朝政,横行不法,是明代政治腐败的一大衰象。宦官到了地方,常常借题发挥,作威作福,地方官员只有百般逢迎,才能免祸及身。一次,宦官阮巨奉旨到广东索取虎豹。在籍官员陈谔陪同阮巨饮酒,乘酒酣意兴,跟阮巨讨了张虎皮回去。第二天,陈谔以虎皮为证据,起草一奏疏,说阮巨将好鱼好肉都用以请客和慰劳从人,使本来要上贡的老虎饿死在解送进京的途中,又要老百姓再次提供老虎进贡,劳民伤财。他有意将草疏之事传出,阮巨心中有鬼,慌忙置酒款待陈谔,好言恳求不要弹劾他。陈谔等到酒喝到差不多了,又从容地对阮巨说:"听说你并没有被净身,最近还娶了房小妾,是否有这么回事?"阮巨赶忙否认此事,并请陈谔进内室察看。陈谔见阮巨内室放置着许多坛坛罐罐,心知里面装的都是他受贿的金银珠宝,故意发问所装何物?阮巨回答说是"酒"。陈谔笑着说:"我就是特意来索求美酿的。"立即叫人把这些坛坛罐罐扛走交公。阮巨只好实话实说,再三恳求,陈谔这才留下一半给他。这次可是把钦差整了一下,再也不敢扬威耀武,灰溜溜地离开广东。这事令粤人传为笑料。
  陈谔,字克忠,番禺人。永乐六年(1408)乡荐入太学。永乐八年(1410)卒业太学,拜刑科给事中。上朝奏事,声音宏亮如钟,令人闻声悚然。永乐帝诏令饿他几天再奏,不料声音还是宏亮如前。他说话声音大概是天生改不了,皇上也谑称他为"大声秀才"。陈谔不仅声音大,而且遇事刚果,弹劾不避权要。因直谏触怒皇上,永乐帝下令将他活埋在奉天门外,身子都埋入土,只露出个脑袋。死到临头,还是那付诙谐的性格。他叹着气对埋他的人说:"我今晚要被大瓮害苦了!"那人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陈谔骂他说:"你连这个都不懂?朝廷埋人是要用大瓮的,这样才会死得快。"埋他的人真的把他的身子装在大瓮里再埋。陈谔的身子得以屈伸,过了7天还没有死。于是得以释放,还任原职。不久,升吏科给事中。但他并不改变直谏的性格,更带头鼓动同事上奏,又得罪了皇上。这次,永乐帝下旨停了他们的职,罚他们去修象房,以观后效,再做定夺。同事花钱雇人代劳,先完成任务,只是降职就算完事。陈谔乃一清官,没有钱雇人,只能亲自去干活。恰逢皇帝到象房去观象,见到有人在此修屋,便问是谁在修屋。陈谔上前俯伏在地,陈明缘故,永乐帝念他性格戆直,又可怜他清贫如洗,不久,让他复职。从此,陈谔弹劾不法,劝谏皇上,比以前更加尖锐,朝廷上下为之震肃,永乐帝对他也深为信任。
  永乐九年(1411)九月,陈谔奉使云南。永乐十一年(1413)三月回朝,署通政使司事。过了年,署应天府(治今南京市)府尹,不久,署刑部事。他在这些职位上都兴利除弊,多所举措,刚柔并用,办事极中要领。
  永乐十四年(1416)夏天,又转任鸿胪寺,仍是署事。永乐十五年(1417)冬,改署工部事,业绩比前更显著。4年中转任数职,皆为署事。永乐十六年(1418)升授顺天府(治今北京市)府尹,此乃首都行政长官,位居要职,政尚严明,受到时人赞扬。他曾出行巡城,在城角转弯处误冲皇太子仪仗,太子将此事上告永乐帝,永乐帝竟说:"陈府尹是我的父母官。"也不问罪。可见陈谔受到器重。
  陈愕虽得皇帝信用,却被执政者忌妒,担任顺天府府尹时间不长,永乐十七年(1419)出任湖广按察使。在湖广任上三年,为官清正,没有冤狱。对前任官员营建未竣的工程,陈谔重新规划,不烦劳民力而得以完工。在他即将离任时,吏部侍郎师逵奉命到湖广执行任务,让陈谔留任督军。陈谔下令"扰民者斩",使百姓得以安宁。事竣,改任山西按察使。到山西不久,他因在湖广时耿直得罪了宗室楚王,被贬任浙江海盐县令。
  明仁宗即位,对宗室封建藩王,并为他们选配辅导者。廷臣推荐陈谔,说他忠厚老诚、才德兼备,可用。仁宗对陈谔的事迹也有所闻,主动问起左右:"大声官人何在?此人宜为辅导,使人得易闻过。"陈谔于是又被起用,任荆王府长史。他对荆王能及时提出建议,匡救多所稗益,不负皇上重托,因而受到宠信,蒙赐"忠良鲠直" 四个大字。
  宣德三年(1428),陈谔回乡丁母忧。郡人向来敬服其为人公正刚直,受欺压者多向他申诉,陈谔都能为之出头向当局伸雪。服满,再度出任藩王长史。但是他的直言性格终于引起藩王反感,被解除长史职务,任镇江府同知。此时,户部侍郎周忱在江淮一带督漕,指示陈谔修陂塘堤岸。陈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筹划实施。镇江府的山川社稷坛、学校、庙宇,都得到修葺一新,地方上有一番新气象。任期末满,陈谔以年老乞归,不获允,他想干脆辞职而去,当地民众苦苦挽留,使他不得行。他再三上奏章乞归,终于得到批准。回到家乡两年后病卒,终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