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西省> 吉安市> 永新人物

蔡正国

[公元1909年-1853年]

蔡正国为[公元1909年-1853年]

  蔡正国,原名蔡敏桂,1909年10月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文竹镇城江车田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因小时候长得比较矮小,人们送给他的绰号“米矮子”。
  蔡正国少年时,父母为了让他能识字算帐,克勤克俭,积累了一些钱,于1920年送他进本村私塾读书。蔡正国人虽小却很懂事,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因而格外发奋用功。他每天早晚自觉地在家自学课文、练习毛笔字,学习成绩很好,字也写得端正漂亮,深得父母和老师喜爱。由于家庭贫困,实在难以为继,蔡正国仅读两年书就辍学了,在家跟着父母学做农活,喂猪养牛,拾粪砍柴。1923年,在舅舅周正连及叔父的资助下,蔡正国又重新进本村私塾读书。一年半之后,舅舅和叔叔因经济拮据不能继续资助,蔡正国从此失去了读书机会。1925年,由父亲安排,蔡正国来到莲花县琴水镇杨枧村拜刘吉清为师,学木匠四年。1922年上半年,他回到车田老家半做工半种田;9月,由本村团支部书记罗福生介绍参加了共青团。1931年,经舅舅介绍,堂兄作媒,他与城泉村姑娘贺秀英结成夫妻。这时,他的家乡早已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和地方游击队、赤少队、农会、工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蔡正国积极参加了乡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先后担任乡少共支部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乡工会主席、乡纠察队队长、乡少年先锋队队长等。1932年4月,在扩红运动中,蔡正国与同村九名青年报名参加红军,编入永新红军预备队;五六月间,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第二师第七团当战士。经过短期军训后,蔡正国立刻投入了第三次反“围剿”作战。8月间,第七团在宜黄到官仓前执行任务时突然被为数倍于己的敌军包围,虽然苦战了两昼夜,终因敌众我寡,蔡正国等100余人不幸被敌军俘虏。
  被俘后,蔡正国被押到南昌关了半个多月。其间,敌人对他进行了审问,采取软硬兼施手法,诱骗直至严刑逼供。他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保守了党和军队的机密。敌人无可奈何,最后只好把他释放回家。
  在返家途经吉安时,蔡正国又被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师五十一团一营机枪连抓去当挑夫。1933年1月,在东黄陂战斗中,他乘敌败退之机,丢下担子机智地回到了自己的队伍,编入红一军团二师五团三营七连当战士;半年后任副班长。此时正是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后期,他参加了乌江、戴坊、永丰等战斗。由于作战勇敢,表现突出,于10月间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蔡正国进入于都公略步兵学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先后担任排长、连长等职,1934年8月,任博生县长胜区补充第四团第五连任连长。
  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围剿”,主力红军-退出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初,蔡正国率领新兵补充到红三军团六师后,被分配到红三军团教导营第一连任党支部书记。21日,蔡正国随大部队踏上了艰难困苦的长征之路。
  1935年5月,在土城作战中,蔡正国受伤,被送到军团卫生部伤兵收容站。领导上动员他到群众家里去休养,他不同意。他以坚强的毅力,始终没有脱离部队,直至到达陕北后,才转到永坪医院治疗和休养。
  1936年1月,蔡正国伤愈出院,被分配到军团教导队学习,结业后在教导队先后担任区队长、队长、连长等职。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蔡正国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第三队队长,开赴抗日前线。9月,教导大队全体指战员与兄弟部队一道参加了平型关战斗。他率所部担任警戒,保证了主力部队对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攻击。10月,蔡正国调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补充团参谋长。1938年1月,他参与指挥了留玉、土门、隰县、临县以东等地与日军的作战,各歼敌一部。
  由于蔡正国作战英勇,指挥灵活机动果断,1940年10月在鲁西提升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第二团团长,指挥全团参加了道口、双庙等地对日军作战。1943年2月,在第二次甲子山作战中,蔡正国沉着指挥,全团英勇杀敌,战绩突出,战斗结束后调任教导第二旅参谋长。5月,他调任胶东军区教导第二团团长,直至抗战胜利结束。
  1945年9月,-电令山东部队组建八个野战师,蔡正国任第六师副师长。11月,他与师长聂凤智指挥平度作战后,奉命率部进军东北。这时,日军刚刚投降,原在其卵翼下的各种反动势力纷纷占山为王,建立据点,妄图阻碍人民军队前进。蔡正国分别采取联合、斗争、歼灭的不同策略,冲破了敌人的阻挡,指挥全师按时完成了转移、渡海任务。渡海任务完成后,第六师共三个团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蔡正国任纵队参谋长。1946年6月,他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第十一师师长。这期间,他指挥部队先后参加了营口、海城、桓仁、新开岭、南山城子、梅河口、鞍山及平绥线上的康安、怀来等地作战,消灭了国民党军大量有生力量。
  1946年冬,国民党军调兵遣将大举向南满进攻。在-和辽东军区正确指挥下,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四保临江的战役。在第一次保卫临江作战胜利后,蔡正国奉命留在敌后独立作战。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率领部队摆脱了强敌追击、堵截、包围,并在作战中多次取得歼敌一个营或一个多营的胜利,有力地调动和牵制了敌军,配合了正面部队粉碎敌人四次进攻,为保证临江作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为此,他获得了-和辽东军区-的通报嘉奖。
  1947年4月,蔡正国调任第十师师长。1948年在著名的塔山阻击和保卫战斗中,第十师是守卫部队的主力师之一。蔡正国指挥全师奋战四昼夜。勇猛杀敌,守住了阵地,拖住了敌人,保障了人民解放军围歼锦州之敌的全胜,并与兄弟部队一道,切断了东北敌军由关内逃跑的退路,取得辽沈战役的重大胜利。
  1948年11月,蔡正国率部随第四野战军主力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中包围北平的战斗。后又兼程南下,率所部于打过长江。1949年7月,他升任第四十军副军长,与其他军领导一起,挥师南下,胜利地进行了衡宝战役和海南岛战役。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鸭野绿江边,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安全。蔡正国指挥的第四十军与其他兄弟部队一道,回师东北,在丹东一带集结待命。10月19日晚,他率部入朝,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序列,随后胜利地进行了第一、二次战役,有力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的嚣张气焰。
  12月26日,蔡正国调任志愿军第五十军副军长,继续率部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第三、四次战役中,他指挥部队英勇作战,取得了全歼英国皇家坦克营和歼灭英军第十二七旅的辉煌战绩,为志愿军用步兵攻击坦克开创了先例,提供了作战经验。
  1951年四五月间,蔡正国指挥全军在汉江南岸,进行了艰苦卓绝的50昼夜阻击战,使武器装备精良的敌军未能前进一步。保证了志愿军主力部队的休整、补充,把战线牢牢地稳定在“三八线”上。
  1953年初,美国侵略军故伎重演,积极准备在朝鲜西海岸登陆,力图挽回其失败的命运。善于防御作战的志愿军第五十军奉命到西海岸设防,抗击敌人登陆。蔡正国率部进入防区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次到前沿视察,对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工事构筑等都亲自过目,并且与广大指战员开展讨论研究,尤其是对具有朝鲜战场特点的坑道工事的选址、选口、性质、强度、深度及工程进展与器材保障等问题更是呕心沥血,亲自督促、严格检查。他领导全军把战备工作完成在敌人登陆之前。与此同时,他还十分重视研究战术,总结经验,讲究战斗组织。当时部队一部分指挥员对反登陆作战极为陌生,缺乏经验。他抓紧时间编写了《反登作战战术问题》的小册子,组织营团干部分批到军部轮训学习,并且亲自授课,组织研究讨论,指导沙盘作业演习,提高了营团干部的指挥水平和全军反登陆作战的能力。
  1953年4月12日22时,蔡正国在独将山军部主持召开全军反登陆作战营团干部轮训班的组长汇报会。在汇报会将要结束的时候,突然敌机飞临军部上空,向下俯冲扫射,狂轰滥炸,军部房屋当即坍塌。蔡正国头部及胸部被弹片炸伤,鲜血直流,不省人事,立即被抢入坑道急救。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当日22时30分牺牲。
  为表彰蔡正国的功勋,朝鲜劳动党和政府颁发给他独立自由二级勋章和二级国旗勋章。蔡正国烈士的忠骸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左招祥)
  经历历史事件:

海南岛战役 (公元1950年)
辽沈战役 (公元1948年)
平津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平型关大捷 (公元1937年)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曹志坚 (1909~1948) 革命烈士 湖北省天门
陈华久 (1909~1947) 革命烈士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
高捷成 (1909~1943)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
巩德芳 (1909~1947) 陕西省商洛丹凤县
田德望 (1909~2000)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
+ 更多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53年)去世的名人:
叶赫那拉·惠征 (1805~1853) 辽宁省
常大惇 (1792~1853) 湖南省衡阳市
周天爵 (1775~1853) 清朝大臣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陈长兴 (1771~1853) 太极拳第六代传人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叶峻嵋 (1776~1853) 江苏省宿迁宿豫
罗士琳 江苏省扬州邗江区
+ 更多公元185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