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江门市> 新会人物

赵竹光

[公元1909年-1991年]

赵竹光为[公元1909年-1991年]

  赵竹光(1909~1991),广东新会人。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因缺衣少食,营养不良,身体瘦弱。
  民国18年(1929年)从广州培正中学毕业,来沪考入上海沪江大学文学院求学。因体质虚弱,难以适应繁重的学业负担。他从美国《体育》杂志中看到介绍有关健身锻炼的图照与文章,即按所介绍的方法,运用哑铃、杠铃等器械进行锻炼,肌肉逐渐发达,体质有所增强,与前判若两人。同学们纷纷要求参加锻炼。为此,赵组织中国第一个健美体育组织——沪江大学健身会,辅导同学们进行健身锻炼,并获校方支持。
  民国22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担任体育,编审体育教科书,主持出版《健与力》杂志。
  民国28年8月,在上海大华路(今南汇路)创办上海健身房。由于锻炼人数较多,场地不敷应用,迁至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民国29年5月,改名上海健身学院,后又迁建于威海卫路西摩路(今陕西北路)北端。该院专事健美训练,分设早、中、晚3班,计有学员600余人。同时设立函授班,兼收外国学员,先后参加函授的学生达2000余人。
  1956年,上海健身学院并入体育场馆后,赵调任上海市体育宫副主任兼市举重训练班教练。1960年,在上海体育学院任教。1961年10月,调任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举重研究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赵是中国健美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健美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为中国举重运动的提高作出显著成绩。为国家体委编译新的国际举重比赛规则,编写举重教材,并协助国家体委培养一批国家、国际级的举重裁判。1985年,国家体委将国际健身协会赠送的荣誉奖授予赵竹光,以表彰他对中国健美、举重事业的贡献。
  赵先后担任中国举重协会健美委员会顾问、中国举重协会副主席、上海体育总会荣誉委员、市举重协会副主席、国际级举重裁判。著有《肌肉发达法》、《力之秘诀》、《健康之路》等30多本著作与译作。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