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宣城市> 旌德人物

朱良桐

[公元1908年-1931年]

朱良桐为[公元1908年-1931年]

  朱良桐(1908-1931),旌德县蔡家桥朱旺村人,乳名小夸子,别名朱剑柏,化名朱再我。1926年参加北伐军,在第三军政治部任职,1929年在上海参加共产党,次年初参加鄂豫皖苏区红军,任某部政治委员。1931年秋,在一次反围剿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仅23岁。
  朱良桐1908年出生在朱旺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一直跟随姐夫在外读书。小学毕业后,回家乡十五都小学任教员。
  1925年11月,旌德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在三都梅村建立。次年初,党支部在县城建立联络点,创办辅仁书店,进行地下活动。朱良桐协助党组织负责人梅大栋,筹集资金,去芜湖等地购买进步书刊,向社会青年传播进步思想。
  1926年夏,旌德各乡成立国民党组织,建立了4个国民党区党部,省委派秘书长柯庆施来旌巡视工作,在辅仁书店召开会议,宣讲国共合作,要求旌德选派代表去武汉学习。会议决定学生代表朱良桐、吴越、冯道和工人代表王庭甫、农民代表张照谟同赴武汉受训。
  1927年1月28日,朱良桐和梅大栋、吴越、冯道、王庭甫、张照谟等人经芜湖去武汉。到达武昌后,朱良桐等3个学生代表经考核参加郭沫若等人负责的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大队学习。受训一个月后,经政治部宣传科章伯钧(与梅大栋师生关系)的介绍,3人被选派去南昌四眼井朱德办的军部教育团受训。6个月后,朱良桐回总政治部宣传大队任辅导员,其他两人也回政治部工作。
  “四·一二”事变后,蒋介石猖狂-,“宁汉0”。7月,汪精卫叛变,国民革命军许多军政头目走向 。朱良桐所在部队军政要员相继反叛。怀着满腔革命热情的朱良桐岂肯再滞留国民党部队。他得知“八·一”南昌起义的消息,毅然辞去职务,奔赴南昌,寻找起义队伍。当他到达南昌时,部队早已转移湘赣边境。朱良桐惦记0暂回家乡探望。
  1928年9月,朱良桐回到旌德。时值旌德大劣绅、教育局长江养吾勾结县长吕宝章,疯狂-城乡进步小学教师,搜捕地下党组织的“教育事业促进会”领导成员,地下党组织均遭破坏。朱良桐眼看回乡参加地下党工作的愿望破灭,不宜在家久留。当年秋后,他以从部队退职时领得的薪金作为学费,和朱剑农一起考入上海大陆大学学习,并改名叫朱再我。
  1929年暑期,大陆大学停办,朱良桐失学,回乡探母月余。时值上海地下党正在秘密组织知识青年去苏区工作,朱良桐获悉消息,感到这是实现心愿的好机会,他即赴上海报名参加。因未办好党组织关系,暂时安排在上海公共租界槟榔路德馨里小学任教员。这所学校是上海地下党的工作人员作掩护的机关,梅大栋从旌德越狱到沪,亦在该校任教。当年7月,朱良桐与朱少白(大栋妻)经同事李华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0年初,由上海党的组织护送,朱良桐与一批上海青年奔赴鄂豫皖苏区,参加徐前向同志领导的红军队伍。1930年12月,蒋介石派遣10万兵力,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失败后,蒋仍不死心,1931年夏又发动进攻,被我挫败。红军在获得两次反围剿重大胜利的同时,亦遭受很大伤亡。担任红军某部政委的朱良桐,就在当时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